白部,多年生缠绕草本。茎长达100cm。叶2~4(~5)片轮生,叶柄长1.5~3cm;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9cm,宽1.5~4cm,先端渐尖。
性味
根与直立百部类同,两端稍狭细,表面淡灰白色,多为不规则皱褶及横皱纹;味较苦。性微温,味甘、苦。
植物形态
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带微波状。
叶脉5~9条。花单生或数朵排成聚伞花序,总花梗完全贴生于叶片中脉上;花被片4,开放后向外反卷;雄蕊花药顶端有一短钻状附属物。果卵状,稍扁。种子深紫褐色。花期4~5月,果期7月。
生长地
生于阴坡灌木林下或竹林下。主产浙江省。
化学成份
含大百部碱(stemonine)、次百部碱(stemonidine)、异次百部碱(isoste-monidine)、原百部碱(protostemonine)、百部碱(stemonamine)、异蔓生百部碱(isostemonamine)等。
功能主治
润肺下气止咳,杀虫脒。用于新久咳嗽、肺劳咳嗽、百日咳;外用于头虱、体虱病、蜕虫病、阴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