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经孙,字仲立,原名子柔,丰城市人,宋代官员及学者。他在政治上以刚直著称,在文学创作方面,则以直抒胸臆为主,作品具有汪洋浩瀚的特点。
人物生平
徐经孙于宝庆二年考取进士,曾任浏阳主簿等职,后升至刑部侍郎、太子詹事,最终被任命为翰林学士,负责起草诏书。由于他敢于直言,曾因得罪贾似道而被免职,退隐乡里十年。去世后,追赠金紫光禄大夫,谥号文惠。他的事迹被记载于《宋史》中。
文学贡献
徐经孙的作品集名为《矩山存稿》,共五卷,由衍圣公孔昭焕收藏。他的著作没有序言或跋语,仅有一篇刘克庄为其祖父文集写的序言作为附录。徐经孙的文章风格朴实无华,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虽然不是特别注重文字的雕琢,但其作品却能清楚地传达深刻的思想。他的奏章尤为出色,无论是批评时政还是揭露权臣,都言辞恳切,令人敬畏。然而,他的诗歌水平一般,显得较为通俗简单。尽管如此,徐经孙的人格魅力使得他的作品得以流传至今,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轶事典故
徐经孙因其性格刚直而在朝廷中有良好的声誉。熊朋来在他的墓志铭中提到,徐经孙在担任监察御史时不畏惧权贵,在担任宰相时也不惧怕皇帝身边的亲信。这些描述生动地展现了徐经孙的高尚品格和严谨作风。
参考资料
徐经孙.徐经孙.2024-11-21
徐经孙.中华典藏.2024-11-21
《矩山存稿》.矩山存稿附录.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