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上镇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吴堡县东北部,总面积为83.8平方千米。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岔上镇常住人口为3767人。

历史沿革

因地处岔上沟汇入黄河的沟岔上而得名。

清属永丰里一甲。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分属仁义乡、重义乡。

民国三年(1914年),设北区(辖仁义乡、重义乡)。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岔上联保。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冬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2月,吴堡县苏维埃政权建立,属吴堡苏维埃政区的北区,后改为一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全县设3区,属北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设岔上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吴堡县完全解放,民主政权建立,属第五区(区公所在岔上镇)。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2月,改属岔上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改为第四区,辖7个乡。

1950年7月,改为第三区,辖6个乡。

1956年,分设为乔子沟乡和岔上乡

1958年9月,成立岔上公社和乔子沟公社。

1958年11月,随吴堡县并人绥德县

1959年,合并为岔上公社。

1961年8月,恢复吴堡县,设岔上公社和乔子沟公社。

1984年,改设为岔上乡、丁家湾乡

2011年8月,2乡合并为岔上镇。

人口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岔上镇常住人口其中男性占比54.39%,女性占比45.61%。人口年龄结构中,0-14岁占6.13%,15-59岁占50.38%,60岁及以上占42.37%(其中65岁及以上占30.90%)。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22年,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常住人口减少4346人,常住人口所占比重下降3.73个百分点。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岔上镇地处吴堡县东北部,东濒天险黄河,与临县碛口镇隔河相望;东南、南、西南与郭家沟镇相邻,西、西北紧依张家山乡,北与佳县镇毗连。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4.4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2千米 ,总面积83.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岔上镇地处黄河沿岸,地势北高南低。境内东南部属土石丘陵地貌,西北部属黄土魟沟壑地貌。境内以土石山居多,主要有妙峰山、黑龙山、十里山、红寨子山、西梁山麓、红龙城等。一般海拔700—1037米。

气候特征

岔上镇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寒冷、干旱频繁。多年平均气温11.3℃,无霜期年平均190天:平均降水量463.8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76天,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

水系水文

岔上镇境内河道属于黄河流域。主要河流有黄河、岔上沟、田海则沟、十里沟、乔则沟等。其中黄河穿境而过,境内流长17.65千米,平均宽度0.69千米。主要支流有岔上沟、田海则沟、十里沟等。

自然资源

岔上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有煤炭、铝等。其中煤炭主要分布在丁家湾一带,铝主要分布在赤木峪一带。耕地面积3.28万亩,人均4.05亩。

自然灾害

岔上镇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等。最严重的一次干旱发生在1955年春,导致境内粮食总产减少60%以上。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岔上镇下辖17个行政村,包括岔上村、川口村、赤木峪村、木家沟村、康家墕村、井峁上村、崖窑上村、乔子沟村、丁家湾村、丁家畔村、一步墕村、叶家园沟村、薛张家山村、王家塌村、郭家墕村、家塌村、秦家崖村、冯家岔村、薛家港村、杨家畔村、贺家畔村、任家庄村、刘家里村、高尚墕村、宋家条村、薛家村、薛家塌村、张家沟村、丁家梁村、樊家圪坨村、丁家圪坨村、樊家畔村、郭家山村、坪湾村、董家湾村、后畔村、前畔村、大枣湾村。镇人民政府驻岔上村。

经济

综述

2011年,岔上镇农民人均纯收入5180元。

第一产业

2011年,岔上镇农业总产值达到9357.5万元。

岔上镇粮食作物以谷物、豆类为主。2011年,岔上镇粮食生产2691吨,人均219.45千克。其中谷物1646吨,豆类152吨。

岔上镇主要经济作物有大枣等。2011年,岔上镇红枣种植面积1.35万亩,产量8296吨。

截至2011年末,岔上镇累计造林1.95万亩,其中防护林500亩,经济林1.46万亩,林木覆盖率45.5%。

岔上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岔上镇生猪饲养量2348头,年末存栏1258头;羊饲养量8931只,年末存栏6476只,家禽饲养量21000羽,上市家禽13000羽。2011年,岔上镇生产肉类188吨;畜牧业总产值0.310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3.2%。

第二产业

2018年,岔上镇有工业企业3个;其中,规上企业1个。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岔上镇有商业网点67个,职工254人。2011年,岔上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0.085亿元,比上年增长18%;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07亿元,比上年增长9.6%。

截至2011年末,岔上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30千米,投递点47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720份、期刊530册,业务收入3.8万元。

截至2011年末,岔上镇有电信所2个,固定电话用户965户,移动电话用户4623户,宽带接入用户268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32万元。

截至2011年末,岔上镇有农村信用社2家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3109万元,比上年增长9.6%;人均储蓄2591元;各项贷款余额4169万元,比上年增长6.4%。

2018年,岔上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5个。

交通运输

岔上镇境内有佳(县)吴(堡)公路穿境而过,31个行政村实现道路硬化,村村通公路共17条,总长41.4千米。境内有渡船连接黄河两岸,是沟通本镇与山西省的主要交通工具。

社会事业

文化设施

截至2011年末,岔上镇有镇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24个,建筑总面积760平方米,藏书2万余册,电子音像制品20余种,有投影仪、音响设备36套。

截至2011年末,岔上镇有广播电视站1个,安装“村村通”微波接收等设备1000余套,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岔上镇有小学5所,在校生144人,专任教师2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5%;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岔上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2个,其中卫生院2个,村卫生室30个,病床27张。专业卫生人员26人。

2011年,岔上镇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520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1774人,参合率96%。

体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岔上镇境内有体育场地6个。

社会保障

截至2011年末,岔上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5户,人数34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00户,人数813人,支出57.79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45人,支出14.4万元;自然灾害救济139户348人,支出12万元。农村临时救济人数882人次,支出42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8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100%。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