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溪镇
油溪镇,隶属于江津区,地处江津区西北部,东望龙华镇,南靠白沙镇,西邻石门镇、永川区临江镇,北倚吴滩镇、德感街道,距江津区人民政府驻地18千米,区域总面积153.27平方千米。
姬定五年(前316年),油溪镇境域属江州县;1961年12月,油溪公社改为油溪镇。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油溪镇常住人口为49664人。截至2020年6月,油溪镇下辖5个社区、9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明月社区建新路125号。
2018年,油溪镇有工业企业120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7个。
机构代码
500116101:~001明月社区 ~002金刚社区 ~003三圣社区 ~004吴市社区 ~005丹凤社区 ~200联合村 ~201大坡村 ~202盘古村 ~203石羊村 ~204华龙村 ~205桥头村 ~206蜂岗村 ~207六合村 ~208万团村
历史沿革
三国蜀汉章武年间(221—223年),分江州县设乐城县,县治今油溪镇。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油溪镇境域属江津区。
北宋时,境域属江津石羊镇。
明代,属思善乡。
清代,属思善里。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油溪联保,属江津县第四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改油溪联保为油溪镇。
1958年9月,改设油溪公社。
1961年12月,油溪公社改为油溪镇。
1993年12月,店子乡并入油溪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油溪镇下辖明月、金刚、三圣、吴市、丹凤县5个社区,华龙、石羊、大坡、联合、盘古、万团、蜂岗、桥头、六合9个行政村;下设12个居民小组、83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油溪镇下辖5个社区、9个行政村:明月社区、金刚社区、三圣社区、吴市社区、丹凤社区、联合村、大坡村、盘古村、石羊村、华龙村、桥头村、蜂岗村、六合村、万团村,镇人民政府驻明月社区建新路125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遇
油溪镇地处江津区西北部。
地形地貌
油溪镇境内地形大部为浅丘地带,地势西高东低,海拔190—500米;境内最高点位于碑槽山山顶,海拔590米;最低点位于华龙村张家沱,海拔191.4米。
气候
油溪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9.7℃,1月平均气温7.6℃,极端最低气温-1.0℃(2001年12月21日);7月平均气温28.5℃,极端最高气温43.0℃(2011年8月17日);平均气温年较差20.9℃;生长期年平均345天,无霜期年平均336天,最长339天,最短32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273小时,年辐射86.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020毫米,最大降水量1441毫米(2002年),最少降水量728毫米(2006年)。
水文
油溪镇境内河道属长江水系;长江流经镇境,境内河道长27千米;主要支流有津璧河,河道长10余千米,流域面积约106平方千米,年均径流量9.1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油溪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水灾、大雪、虫害、旱灾、风雹等。旱灾频发,严重的一次旱灾发生在2011年,油溪镇近100天无明显降雨天气,最高气温达43℃,塘、库、堰干涸,人畜饮水困难,致2万人缺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3.1万亩,占总面积的65.5%。
自然资源
油溪镇境内已探明的矿藏资源主要为煤、石灰石、白泡石、锰、铁、滑石、磨刀石、岩泥、黏土矿、锡石、沙金、沙石、天然气等;碑槽山石灰石矿区面积10平方千米,矿石储量达17亿吨。2011年,油溪镇有耕地面积5.5万亩,人均0.9亩。
人口
2011年末,油溪镇总人口8.08万人,城镇化率37.8%;另有流动人口6303人。总人口中,男性41691人,占51.52%;女性39109人,占48.48%;14岁以下9506人,占11.76%;15—64岁59317人,占73.41%;65岁以上11977人,占14.83%;以汉族为主,达80718人,占99.99%;有壮、布依族、回、苗等少数民族,共82人,占0.1%。2011年,油溪镇人口出生率2.12%,人口死亡率6.75%,人口自然增长率-4.6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24人。
2017年末,油溪镇常住人口为60934人。
截至2018年末,油溪镇户籍人口为76893人。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油溪镇常住人口为49664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油溪镇财政总收入1092万元,比2010年增长7.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01万元,比2010年增长4.4%。2011年,油溪镇农民人均纯收入9175元。
农业
油溪镇农业以种植水稻、玉米、蔬菜为主。2011年,油溪镇农业总产值3.5亿元,农业增加值2.4亿元,占生产总值的22.1%;油溪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油溪镇生产粮食3.4万吨,人均841.6千克,其中水稻2.2万吨,玉米0.6万吨。油溪镇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2011年,油溪镇蔬菜种植面积2.4万亩,产量5.4万吨,主要品种有茄子、冬瓜、苞白菜、莲藕等,其中茄子1.1万吨,冬瓜1.6万吨,苞白菜2.1万吨。油溪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油溪镇生猪饲养量8.81万头,年末存栏3.6万头;家禽年饲养量83.5万羽。2011年,油溪镇生产肉类4885吨;畜牧业总产值1446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8%。2011年,油溪镇水果种植面积1.6万亩,产量9904吨,主要品种有柑橘、龙眼柳州市和平路小学水果。油溪镇渔业以鲤鱼、草鱼、鲢鱼为主。2011年,油溪镇渔业总产值127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6%。
工业
油溪镇工业主要以陶瓷、建筑材料铸造、机械加工、塑料制品为主。2011年,油溪镇工业生产总值13.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5亿元,比2010年增长12.4%,占生产总值的41.2%;企业95家,职工4308人;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职工2684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6亿元,比2010年增长15.4%。
商贸
2011年末,油溪镇有商业网点1613个,职工2978人。2011年,油溪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4.7亿元,比2010年增长21.1%;有城乡集贸市场5个,年成交额3.3亿元。2011年,油溪镇出口总额2.1亿元,比2010年增长20.3%。
金融
2011年末,油溪镇有3家金融机构在境内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为11.6亿元,比2010年增长16.2%;人均储蓄14356元;各项贷款余额0.75亿元,比2010年增长15.6%。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油溪镇有幼儿园19所,在园幼儿1690人,专任教师97人;小学5所,在校生3282人,专任教师24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PERCENT;初中1所,在校生870人,专任教师3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油溪镇教育经费达1680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210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680万元,比2010年增长9.4%;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31.2%,比2010年增长9.8%。
科技事业
2011年末,油溪镇有各类科技人才408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348人,经营管理人才694人,技能人才1780人,农村实用人才1260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油溪镇有文化站4个,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4个,各类文化专业户7户,有各类图书室15个,藏书9.5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63人。2011年末,油溪镇有学校体育场6个,看台设座椅500张;78.6%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3%。2011年末,油溪镇有广播站、有线电视工作站各1个,有线电视用户数为2.9万户,入户率91.3%。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油溪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6个,门诊部(所)36个;床位192张,固定资产总值7031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06名,其中执业医师52人,执业助理医师18人,注册护士阿德莱德36人。2011年,油溪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8.6万人次,住院手术5325台次,出院病人6.1万人次。2011年,油溪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02/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0.6%,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0.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7.6万人,参合率94.1%;孕产妇死亡率1/10万。
社会保障
2011年,油溪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367户,人数559人,月支出12.1万元,比2010年增长10.8%,月人均215.9元,比2010年增长1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690户,人数2750人,月支出25.4万元,比2010年增长9.8%,月人均92.2元,比2010年增长3.7%;医疗救助382人次,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407人次,共支出10.3万元,比2010年增长4.8%;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2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08.9万元,比2010年增长14.8%;社会福利费254.3万元,比2010年增长18.7%;敬老院5家,床位26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625人;有社区服务设施22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5个;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46.3万元,比2010年增长21.3%;油溪镇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3.9万人,参保率90.8%。
交通
油溪镇有成渝铁路过境,设有油溪火车站和金刚沱火车站;有津永公路、吴朱公路、油金公路、油圣公路4条公路干线交会,境内总长235千米。
文化
地名由来
油溪镇因该地林靖杰一巨石似牛,人称“牛溪”;清代以溪两岸油坊多,取沃土如油之意改“牛”为“油”。
乡镇发展
一、优势好,油溪镇位于长江黄金水道和成渝铁路交通大动脉上,拥有油溪、金刚沱2个火车站、4个深水码头和1个公共汽车站。正在改造建设的二级公路(江)津永(川)路、吴(市)朱(杨)公路及场镇内引资建设的油(溪)金(刚)公路蜿蜒穿行镇境,镇内300余公里的机耕道形成公路网络,水陆交通极为便捷。油溪镇江津主城区18公里,永川区主城区35公里,重庆主城区60公里,江北国际机场86公里,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
二、资源潜力大。镇境内有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有江津市最大的碑槽山石灰石矿区,矿区面积3平方公里,石灰石储量达8500万吨,含钙量为49%~53%,质地纯,品质好;有专供生产陶瓷,耐火砖的粘土;有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标准炼钢炉等必须的白泡石;有建筑用的黄沙资源;长江边还有具有十分丰富的河沙,卵石资源。旅游资源有“山”、“水”、“寨”、“林”、“林”、“洞”、“佛”等自然、人文景观,极具开发价值。“山”为华龙山,主峰562米,生态景区面积680公顷,华峰一马平川,溶洞群奇妙莫测,大白岩神奇壮观,传说颇多,历史悠久。“水”为27公里的长江水道,10公里的津壁河,蓄水面积400多亩的胜天湖(简槽沟水库)。可为谈资的是处于圣中坪上的明灯湖,云峰湖,金刚湖相互映衬,成为“三星拱照”奇观。“寨”为茅盖山寨,海拔400米,一面连圣中坪,三面峭壁如削,地热险峻,视野开阔。“林”为曾被列为省级森林公园的云雾坪森林公园,群山绵延,景致迭出,终年郁郁葱葱,好比人间仙境。“洞”为溶洞群,有华玉皇山与碑槽山两大溶洞群,其中简家洞气势恢宏,景象万千;大白岩溶洞曲径通幽,小巧玲珑。“佛”为寺庙。油溪寺庙遗迹众多,传说丰都的“十二殿”即取法于油溪高峰寺。现已复建的金刚观音寺,一期占地1300多平方米,二期工程建设已经开工,庙宇恢宏,香火旺盛。
三、农业特色多,油溪是农业大镇,有恒河果业、锦橙实业、鼎力丝绸、四面山花椒,驿都果业及油溪赵氏花生、渝业泡菜等龙头企业。渝津橙荣获1999年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并被评为重庆五大名果之一;赵氏花生被评为重庆市消费者喜爱产品。
四、工业基础强。油溪工业企业已达71个,年产值5亿多元,主要以四维瓷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145),重庆杜拉维特洁具有限公司、重庆金桥水泥有限公司,江津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赵氏花生厂这五朵金花为代表。四维瓷业是中国专业卫浴第一家上市公司,国内三大建筑陶瓷企业之一。该厂占地610亩,职工2116人,临时工2000多人,固定资产8亿元。年产卫浴360万件,年产值3亿多元,出口创汇2500多万美元,其卫生瓷连续三年名列全国销量第一,品牌成为国内卫浴行业最知名的品牌,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企业连续7年入围重庆工业50强,国际卫浴界的知名企业威士顿、曼斯菲尔德、戈伯等,也来到四维贴牌,携手共闯国际市场。杜拉维特公司系四维与国际卫浴巨头------德国杜拉维特公司合资新办的企业,占地40亩,投资2000万美元,现已建成主要生产高档卫生洁具,年生产量50万件,产品主要销往欧美等国际市场。重庆金桥水泥有限公司年产水泥30万吨,产值可达7000万元。江津市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耐火材料生产基地,产值上千万元,现与希腊企业洽谈合资项目。赵姓花生厂年产花生500吨、产值250万元,其产品畅销全国。
其他乡镇
江津市碑槽镇
碑槽镇位于江津市西北部,距城区24.4千米。(江)津永(川)公路过境。境内碑槽山溶洞群,石笋钟乳交融,形态各异。 [沿革]1952年建丹凤乡,1958年改公社,1980年更名碑槽公社,1984年改碑槽乡,1993年建镇。1997年,面积25.1平方千米,人口1万,辖丹凤、大岩、兴合、活水、四合、六合区、车盘、协合8个行政村和丹凤街1个居委会。
江津市金刚镇
位于江津市西部、常江北岸,距城区21千米。成渝铁路、油(溪)山(王店)公路和长江过境。 [沿革]1950年建金刚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3年建镇。1997年,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2.1万,辖金刚、万团、圣中、作坊、瓦厂、团房、护国、凤顶、三圣、沙、农塘、人和、花土、同德、独石、马道16个行政村。
江津市吴市镇
吴市镇位于江津市西部,距城区23千米。(江)津永(川)、吴(市)朱(杨)公路过境。 [沿革]1950年建吴市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3年建镇。1997年,面积23平方千米,人口1.6万,辖三教、桥头、蜂岗、连塘、丁家、星坡、三丘、长石、四方、万坝、陶湾11个行政村和吴市街道1个居委会。
参考资料
重庆市江津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重庆市江津区统计局.202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