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高兴》,全名为《中国不高兴:大时代、大目标及我们的内忧外患》,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包括宋晓军、王小东、宋强、黄纪苏与刘仰。他们在书中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提出严厉批评。英国每日电讯报》评价,这是中国民族主义不断升温的标志。此书的主编是凤凰卫视的军事评论员宋晓军,内容主要强调西方民间与媒体对中国的敌意无法消除,中国应该摆脱西方的影响,去领导世界,并用军队来维护国家利益。

书籍简介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中国为什么不高兴”“中国的主张”“放下小菩萨,塑伟大之目标”,使本书呈现一个明快的结构路线——“破”“立”“反躬”。即:中国现实批判,中西关系揭示——中国要做一流国家,依托国家大目标实现众生幸福平等,告别自我矮化的精神历史。书中认为,2008年一系列事件表明,中国过去奉行的融入西方主导国际体制的做法有违中国国家利益,应该及时调整对西方——尤其是对美国——的战略和外交政策,利用自身国力,富国强兵,去做超级大国,去领导世界,建立国际社会的新秩序。

本书的大多数作者都属于中国的“公众人物”,他们的立场观点,早为人们所知。然而从着眼于批判和分析,到主张建立“大目标”“告别晦气重重的历史悲情”,本书可以说是一次完整的“集结”。书中保持了普通读者喜爱的文风,由具体的场景、故事和新闻案例入手,没有抽象的概念,都是一些实际可感的素材和辩论性话语。流行的俚语、双关性的讽喻,直率的谈论,又使本书趣味盎然。

中国因何不高兴

- 拉萨3.14事件背后鬼影憧憧,西方世界对中国的战略围堵越来越具体化和明目张胆。

- 三鹿奶粉事件对国民心理的“精神撕裂”,使一个大国理应秉持的多项核心价值受到威胁甚至动摇。

- 尼古拉·萨科齐之类对中国的屡屡侵犯,是卑鄙下流的机会主义作祟。

- 一些“知识精英”或所谓“优秀的中国人”正在害我们国家的精神品质。

中国需要理清的若干个“为什么”

- 为什么中国人“现在挺爽”是巨大假象,西方阵营的“拖垮”战略乃中华弥久大患?

- 为什么同西方“有条件决裂”是必须筹划的未来选项之一?

- 为什么瓦解国族认同的“第五纵队”情怀与“汉奸兴趣”会如此猖?

- 为什么新儒家的“感化论”“拯救世界说”是白日梦呓?

- 为什么行“失败主义”之实的“王小波神话”是当代最丑陋的文化蛊惑?

中国应持何种新主张

- 中国应该成为抱负远大的英雄国家。

- 持剑经商,崛起大国的制胜之道。

- 解放军要跟着中国核心利益走。

- 不能听“金融战士”忽悠,产业升级才是国之根本。

- 认清西方“轮盘赌”式的外交玄机,把中法关系实质性降低。

- 应勇于在国际社会上除暴安良,在强国道路上扫清颓风。

- 在当代社会的各个层面,都需要“去文艺腔”。不惟此,我们就无法准确指称政治及经济现实,无法实现大目标。

本书观点

1. 持剑经商,崛起大国的制胜之道

2. “文艺腔”不是我们今天应该玩的

3. 切勿去学香港特别行政区“管家文化”

4. 解放军要跟着中国核心利益走

5. 美国不是纸老虎,是“老黄瓜刷绿漆”

6. 历史会不幸证明,奥巴马拯救不了美国

7. 金融危机的缘由:不干活想住大房子

8. 中国对西方:“有条件地决裂”

9. 马立诚等“优秀的中国人”的“勇敢”是在挑战民族底线

10. 成熟的大国心态不光是“宽容”,也要较真儿

11. 学术腐败如今已严重到了没人拿它当回事的程度

12. 大时代应有大文化

13. 再不抛弃洋奴文化,我们就没得救了

14. 建立英雄集团从逼迫内部一点点高尚做起

15. 放下小菩萨,塑伟大之目标

创作背景

该书策划者、北京共和联动图书公司的董事长张小波表示“它是1996年出版的《中国可以说不》一书的升级版,在过去的这12年里,中国国内外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中国和西方摊牌。”值得注意的是,本书的作者之一宋强正是12年前《中国可以说不》的作者之一。

这是一本同道人自由组合而为的时政奇书,一本外界认为中国所处国际环境相对更舒服的时代里诞生出的直刺盲目乐观心态的醒世之作,一本呼吁“正视内政的愤懑”“呼唤高尚集团”“要做英雄国家”的“复兴宣言”。这本书等待着的,一个是主流知识界某些人“国家主义”的解读,另一个是以2008年“五月青年”为代表的希望积极介入社会生活的年轻一代的思考。

作者简介

宋晓军

曾在军校学雷达和声纳,做过海军通讯军官,后变身中国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的著名军事评论员。善于在错综复杂的信息和气味中侦知威胁所在,探寻强国之路。作为当代广大军事迷之精神领袖,鄙薄一切清谈不务实之“文艺腔”。

王小东:

中国民族主义领军人物,1978年考上北京大学数学系。大学头两年成绩上乘,后厌烦,不读数学,只读英语小说。毕业时去考经济管理,旋即为公家发配日本,回国后群战统治主流学术的“逆向种族主义”,有人厌恨,有人封堵,然无人能忽略其能量。

宋强:

主撰《中国可以说不》的“小平头”之一,做过记者、图书编辑,近年策划总撰的“记忆”“往事”电视作品获得好评。认为自虐的历史观篡改记忆,导致失败主义和新的“动物农场”。

刘仰:

资深媒体人学者、资深媒体人,游刃于文化、历史和经济领域,理性剖析和感性表述各有精彩体现。

黄纪苏

社会学家、剧作家,现任《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副主编。曾经编创的剧本:《爱情蚂蚁》《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切·格瓦拉》。2006年黄纪苏编写了剧本《我们走在大路上》,社会批评的语气浓重,最后提出“我们一起走”。

评价

美国时代周刊上的文章说,《中国不高兴》是继1996年《中国可以说不》以后又一部不满西方尤其是美国对中国影响的民族主义畅销书,也是《中国可以说不》一书在中国走上改革开放道路后首次激发了针对西方国家和政界人士因人权和西藏问题抵制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围堵中国”作法再次表达义愤之情。与《中国可以说不》的相对内敛明显不同的是,《中国不高兴》开始提倡主动出击。根据美国纽约时报对作者之一的王小东的采访,同为本书作者的宋强认为“中国当今的民族主义显然是王小东帮助发起和塑造的那场运动的后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