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稍寺
拉稍寺(别名:大佛崖,拉梢寺),中国文物古迹之一,是武山水帘洞石窟群所包括的显圣池、拉稍寺、莫高窟、水帘洞、三清洞5处名胜景观之一,位于天水市武山县城东北约50公里处的钟楼山中。
宇文毓宇文毓武成元年(公元559年),拉稍寺为秦州刺史尉迟迥所建。后经隋、唐、元几度重修,期间经历了五朝八个世纪,保存了大量北周至元代各个时期的石窟艺术作品。1984年7月,工作人员维修大佛时在遮雨檐内发现一面刻有元大德六年题记的祈福铜镜,祈福铜镜的发现成为元代修葺拉稍寺的重要实物证据,印证了大佛的祈福历史。拉稍寺在一块巨大的崖壁上以摩崖浮雕形式塑造了一座高达四十余米的释迦佛像,崖面三分之二曾绘有壁画。
历史沿革
拉稍寺为宇文毓宇文毓武成元年(公元559年)秦州刺史尉迟迥所建。后经隋、唐、元几度重修,期间经历了五朝八个世纪,保存了大量北周至元代各个时期的石窟艺术作品。
景区布局
拉稍寺所在的崖壁上有浮雕3尊,两旁是手持莲花躬身肃立的胁侍菩萨。佛坐莲台上,镌有狮、鹿、象3排,上层6狮,中层9鹿,下层9象,周围诸多佛龛伫立着宋代小佛像。崖面上部向前凸出,又加筑风檐以蔽风雨,檐端雕刻飞云走兽,悬挂铜铃,微风过处,叮当作响,它的整个造型留有南传佛教的痕迹。
重要景点
拉稍寺大佛
拉稍寺大佛是亚洲最大的露天摩崖浮雕大佛,通高42.3米,堪称一大奇观,在中国石窟艺术中实属罕见。拉稍寺大佛双手施禅定印,结跏跌坐于莲花座上。莲座上浮雕象、鹿和狮子。两侧菩萨略低于佛像,双手持莲花,侧身朝向佛,是北朝时期最大的摩崖浮雕组像。
在摩崖浮雕北面雕刻有一块造像题记铭文。造像铭文浅龛距地面25米,高1.1米、宽1.5米,阴石刻摩崖题记,整个龛框凹入崖壁10—20厘米。碑文从右至左共12行, 每行9字, 末行4字, 共103字, 单字直径约10厘米。由于山体石质为质地较粗的红砂岩,因此字径特意放大,书体刻痕较浅,线条不甚精工,但不影响辨认,并形成摩崖书体特有的浑厚斑驳之沧桑美感。字体工整而浑厚,整体来看题记属北碑风格的楷书,又有其独特之处。
铭文内容上记载了摩崖造像的准确纪年与建造者。文云:“维大周明皇帝三年,岁次己卯二月十四日,使持节柱国大将军、陇右大都督,秦、渭、河、鄯、凉、甘、瓜、成、武、岷、洮、邓、文、康十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蜀汉公尉迟迥与比丘释道减于渭州仙崖敬造释迦牟尼像一躯,愿天下和平,四海安乐,众生与天地久长,周祚与日月俱永。”大佛及题记地处现武山县境,东汉在此置新兴县,属南安郡。曹魏更名武城县。东晋十六国时期,为前赵、后赵、前凉、前秦、后秦、西秦、大夏等北方七国先后争占。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中陶并入新兴,隶渭州广宁郡。北周时基本沿袭了北魏建制,仍属渭州管辖。直到 1914 年以县西有武诚山而改武山县。根据武山县历史沿革,其陇西郡地望与题记中“于渭州仙崖敬造释迦牟尼佛一躯”中的“渭州仙崖”不谋而合。
题记中的“大周明皇帝三年”,即为宇文毓武成元年(559)。明帝于公元557年9月继天王位,称“元年”,明帝三年改元“武成”,是为武成元年。北周是一个短暂的北方小王朝,从公元557年到581年,先后历经孝闵(557年)、明(557-560年)、武(561-578年)、宣(579年)、静(579-581年)等五帝25年。在这25年间使我国分裂的北方得到了短暂的统一,全盛时期的疆域包括中国北方大部、四川省、湖北及贵州省一代(图2),百姓在连年战火之后得到暂时喘息与安宁。北周的五位皇帝中,孝闵、明、宣均非常崇信佛教,宇文邕宇文邕最初也曾循例事佛造功德,但后来信谶纬、重儒术、励精图治。北周注重发展中西商贸关系,促进中原和西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明帝到刘彻颁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当时的政治相对稳定,国家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为该时期能够开凿大规模石窟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千佛洞
千佛洞是位于拉稍寺西北约一公里的天然岩洞,岩洞一侧崖面上以木桩栈道分为壁画和悬塑造像两部分,千佛洞因壁画千佛而得名,又因有摩崖悬塑七佛,俗称七佛洞。
显圣池
显圣池为天然岩洞,是武山水帘洞石窟群所包括的显圣池、拉稍寺、千佛洞、水帘洞、三清洞5处名胜景观之一,坐落在天水市武山县城东北约50公里处的钟楼山中。
水帘洞
武山水帘洞位于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城东北约25公里的钟楼山峡谷内,谷中"群峰叠嶂觅无路,乱石开径别有天。谷涧溪水潺潺,景色幽静宜人。”水帘洞系高约50米、深20多米的天然岩洞,洞内常年细流不断,雨天洞檐飞流直下如水帘,因而得名。
开发与保护
1984年7月,工作人员维修大佛时在遮雨檐内发现一面刻有元大德六年题记的祈福铜镜,祈福铜镜的发现成为元代修葺拉稍寺的重要实物证据,更印证了大佛的祈福历史。
意义
拉稍寺大佛在中国石窟艺术中实属罕见,是研究中国早期石窟文化的重要资料。
参考资料
石窟文化——拉稍寺石窟.天水市人民政府.2025-04-13
水帘洞——大像山石窟.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2025-04-13
从拉梢寺摩崖铭刻《尉迟迥造像题记》看北周书法艺术.武山在线.2025-04-13
甘肃武山水帘洞拉梢寺石窟群 (8/9).凤凰网.2025-04-13
中秋遇国庆,“双节”游武山,这些地方岂能错过!.武山县人民政府.2025-04-13
【新甘肃客户端】甘肃石窟里的楹联文化.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2025-04-13
显圣池.新浪旅游.2025-04-13
水帘洞石窟.天水市人民政府.2025-04-13
甘肃研学旅行主题线路课程集锦展示之二:百里画卷·石窟走廊研学游.天水市人民政府.2025-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