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汉语语义学

汉语语义学

《汉语语义学》是由贾彦德编写,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1年5月1日出版的图书。该书旨在将国外现代语义学理论与汉语实际相结合,探索建立汉语语义学的可能性。全书不仅适用于对语言的共时研究,同时也考虑到了历史研究的需求。

内容简介

《汉语语义学》是在贾彦德1986年出版的《语义学导论》基础上重新撰写而成的作品。原书虽较浅显,但其基本观点和框架被作者视为正确且可取的部分,因而得以保留。此次改写,作者着重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和修改,试图为汉语语义学的发展奠定基础。具体而言,作者在四个方面做出了努力和尝试:

- 将现代语义学理论与方法与汉语语义材料及实践相结合,尤其强调与汉语信息处理研究的结合。

- 在研究现代语义学的同时,注重从传统语义学和训诂学中汲取营养,尤其是后者,是中国的优势领域。

- 研究范围不限于现代语言,还包括了汉语语义的历史演变,以便更好地检验和丰富现代语义学的理论和方法。

- 在缺乏现有理论和方法的情况下,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方法,并以丰富的汉语材料为基础。

尽管如此,作者仍谦虚地表示,《汉语语义学》尚未实现现代语义学与汉语的完美结合,建立汉语语义学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更多的学者共同努力。此外,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广泛参考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并得到了多位专家学者的帮助和支持。本书的内容曾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专业的课堂上使用过,体现了其实用性。

作者简介

贾彦德,生于1930年12月13日,逝世于1995年9月23日,山西闻喜人。他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同时也是中国语言学会和中国信息学会的成员。贾彦德在1950年进入南开大学中文系学习,1954年毕业后前往北京大学中文系担任研究生,1958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他曾于1980年至1981年间在日本东京的Time Life Language Center讲授汉语,并参与了“八五”课题“中文信息处理技术运用平台”的研究工作。1994年,贾彦德因其在语言学领域的贡献被收录于世界五百名人录。

出版背景

《汉语语义学》的创作始于1986年下半年,历经多年的筹备和修订,最终在1991年6月完成了定稿。在这期间,作者不断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并将其融入书中。由于现代语义学是一门快速发展的新兴学科,作者深知书中可能存在不足之处,诚挚邀请读者提供宝贵的反馈意见。

目录

再版前记

前言

第一章 语义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语文学时期及我国的训诂学

二 传统语义学

三 现代语义学的兴起和现状

第二章 我们关于语言、语义的一些基一认识

一 语言是人类的基本工具之一

二 语言的功能

三 语言的结构

四 语义系统

五 语义单位

六 语义类型

七 人是怎样认训语义的

八 语义与语言反映的各种现象的关系

第三章 义素分析法(上)

一 义素分析法的提出是不可避免的

二 义素分析法的程序和方法(上)

第四章 义素分析法(下)

三 义素分析的程序和方法(下)

四 义系分析实例补充

第五章 义素和义位的性质

一 义素的性质

二 义位的性质

三 语文词典的释义

第六章 语义场(义位系统)(上)

一 历代学者对义位系统的认识

二 语义场的性质

三 语义场的类型

四 义位间的关系

第七章 语义场(义位系统)(下)

五 语义场之间的关系

六 最小子场与多义词的比较

七 语义场的实例补充

八 语言的总语义场

第八章 句义(上)

第九章 句义(下)

第十章 附加义

第十一章 语义的明确与不明确

第十二章 汉语语义中的普遍因素

第十三章 语义的演变(上)

第十四章 语义的演变(下)

义位结构式说明

贾彦德《汉语语义学》

贾彦德语义学论文目录

参考资料

汉语语义学.豆瓣读书.2024-09-12

汉语语义学.缺书网.2024-09-12

汉语语义学.阅读.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