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纪念中国现代教育的先驱、南开大学早期创办人严范孙(严修),在南开大学成立八十周年之际,即1999年,国家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出资建造了一座名为“范孙楼”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实验楼。该楼建筑面积超过一万三千平方米。
建筑历史
南开大学建筑
南开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包括文、史、哲等多个学科领域。"范孙楼"的建立标志着南开大学人文学科建设的重要发展,同时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展示窗口。
南开中学建筑
1929年,南开中学创始人严范孙去世,为了纪念他的贡献,南开中学在其校园内建立了"范孙楼"。这座建筑是由南开中学毕业生阎子享设计的,他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师,曾在香港大学接受教育,并在中国工程司担任重要职务。阎子享的设计方案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和欧洲古典建筑风格,最终赢得了竞标的胜利。"范孙楼"占地面积约1,56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4,649平方米,主要用于校友会办公室和教学设施。建筑采用混合结构,部分区域设有地下室和平台屋顶。内部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多样,包括教室、实验室、会议厅等。此外,屋顶平台可供师生休闲娱乐和举办集体活动。
参考资料
献礼百年,探访南开园——建筑篇(二).微信公众平台.2024-10-29
《百年天津历史遗存》连载.微信公众平台.2024-10-29
【历史风貌建筑】南开学校范孙楼 .360个人图书馆.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