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
吴山(又名:胥山、伍公山、晾网山、城隍山),位于杭州市钱塘江北岸、西湖东南面,是西湖群山延伸进入市区的成片山岭,天目山余脉的尾端,结止于杭州。吴山是杭州唯一突兀城隅的城中之山。
吴山,海拔约100米,由紫阳、云居、七宝、峨眉等10多个小山头连接而成。远古时期,西湖还是一个浅海湾与钱塘江相通时,吴山和宝石山是海湾的两个岬角,南北对峙。后来,平陆抬升,人民陆续迁居,形成现在的杭州城。春秋时为吴国南界,故名吴山。北宋时期,苏轼任杭州知府时就曾说过:“天目山千里蜿蜒而东,龙飞凤舞,萃于杭州市。”康熙六次南巡,五次到杭州,每次来杭州,都从城隍牌楼巷上吴山进香。清代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吴山日渐衰落,历代寺观先后废弃殆尽。20世纪50年代,吴山开始植树造林和整修游步道工程,60年代以后先后建茗香楼、极目阁、先贤堂、江湖汇观亭等建筑。1985年,吴山在新西湖十景评选中荣获“吴山天风”的美誉。1998年以来,以城隍阁为重点工程开始建设,并于2000年10月正式开放。
吴山其中的紫阳山和云居山为最高。城隍阁山下一组突起的怪石,称巫山十二峰,俗称十二生肖石。紫阳山有棠驼峰、垂云峰、归云洞、瑞石洞、飞来石等名胜。吴山还融合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包括50余处古建筑和130余座历代石碑,是一座重要的文化艺术宝库,主要景点有河坊街、宝成寺、城隍阁、古树平台等。
命名由来
春秋时为吴国南界,故名吴山。吴国大夫伍子胥被杀后,民间传说他被封为潮神,后人为纪念他,在山上建伍公祠,故又称为胥山、伍公山。隋、唐时,江流逼近山麓,为渔人晾网处,故又称晾网山。旧时吴山多寺庙,尤以城隍庙香火最旺,故俗称城隍山。
历史沿革
古代记载
吴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当西湖还是一个浅海湾与钱塘江相通时,吴山和宝石山是怀抱这个海湾的两个岬角,南北对峙,随波浮沉,陆地抬升,海湾变成了潟湖。先民们就陆续迁居,来到这里生息繁衍,形成了城市,又经历代的变迁,有了如今的杭州市。吴山为浙江天目山余脉,属古生代山脉。苏轼任杭州知府时就曾说过:“天目山千里蜿蜒而东,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据《仁庙五巡江南日录》载:“康熙四十四年(1705)乙酉(农历)四月初四日,皇上乘轿,皇太子、宫眷出行宫,由大街过鼓楼,进城隍牌坊,上吴山,幸紫阳山,各处游玩。午后仍幸城隍牌坊,回行宫。” ——康熙六次南巡,五次到杭州,每次来杭,都从城隍牌楼巷上吴山进香。清代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吴山日渐衰落,历代寺观先后废弃殆尽。
现代发展
20世纪50年代,吴山开始植树造林和整修游步道工程,60年代以后先后建茗香楼、极目阁、先贤堂、江湖汇观亭等建筑。1985年,吴山在新西湖十景评选中荣获“吴山天风”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杭州市城市建设的发展,吴山广场规划兴建,吴山风景区的开发建设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1998年以来,以城隍阁为重点工程开始建设,并于2000年10月正式开放。以登高览胜为主,日观西湖美景,钱江新姿,夜望繁星争辉,杭州夜色。重现了明代徐渭所撰楹联的意境:“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伍公庙、岱庙、阮公祠、石观音阁等相继建成对外开放。
2024年9月27日下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省林业局和市园林文物局的古树名木保护专家前往吴山景区进行调研。他们实地考察了吴山景区的古树名木资源,并对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2024年,吴山景区入选第二批浙江省古树名木文化公园。此举旨在通过科普和宣传古树名木这一“绿色文物”,提升公众对古树名木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认识,增强保护意识,并满足公众参与保护的愿望,从而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吴山,位于杭州市钱塘江北岸、西湖东南面,海拔约100米。它是西湖群山延伸至市区的一片山岭,属于浙江天目山余脉的尾端部分。在西湖北岸形成了葛岭和宝石山,而在西湖南岸则是吴山。吴山由紫阳、云居、七宝、峨眉等10多个小山头连接而成,山体伸入市区。吴山是杭州唯一突兀城隅的城中之山。
地形地貌
吴山以其雄伟、险峻、秀丽、幽静和奇特的自然景观著称,拥有广阔的林海,面积达3340公顷,森林覆盖率为95.7%。
生物多样性
吴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上已经形成的植物景观是其植物配植的依据。自20世纪50年代起,吴山大量种植香樟和枫香,形成了蔚为大观的香樟林。在整治过程中,调整了植物配植,增加了桂花、红枫、鸡爪槭、梅花、南天竹、八仙花等小乔木和花灌木,并大面积铺种地被植物及藤蔓植物如蔓长春花、花叶蔓、络石、兰花三七等。
吴山景区古树名木现有74株,主要为樟科、紫葳科、榆科、银杏科、漆树科、木樨科、豆科、胡桃科、柏科共9个科的古树。其中,树龄700年以上的古树有12株,树龄500年以上的古树有7株。大樟树是吴山的一大特色景观,共有43株。更有被誉为杭州市市“最神奇古树”的油麻藤以及2015年“杭州最美古树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最美古树”的两株楸树。
吴山以香樟为特色,其中山顶密集分布的10多株古樟,树龄一般都在五六百年,其中一棵宋樟,树龄在800年以上。在巫山十二峰边有一棵杭州最古老的龙柏,树干如蟠龙,呈白骨化状,树姿古朴苍劲,树龄亦在600年以上。其他大树如珊瑚朴、楸树、银杏、槐树、枫杨等,百年以上的大树有33株,都见证了吴山历史的沧桑变化。
主要景点
人文景观
吴山由十多个小山头组成,其中的紫阳山和云居山为最高。城隍阁山下一组突起的怪石,称巫山十二峰,俗称十二生肖石。紫阳山有棠驼峰、垂云峰、归云洞、瑞石洞、飞来石等名胜。吴山还融合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包括50余处古建筑和130余座历代石碑,是一座重要的文化艺术宝库。
河坊街
河坊街位于杭州城区中心,紧邻吴山北麓,东起佑圣观路,西至南山路,全长571米,宽8米。街道中间穿过中河和中山中路(宋代时为御街)。从吴山广场到中山中路的一段是步行街,青石板路面,路宽13米;其余部分路宽32米。河坊街得名于清河坊,现主要突出其文化价值,营造以商业、药业和建筑等为主体的市井文化氛围。步行街上分布着多家传统小吃店,提供定胜糕、葱包烩等地方特色美食。此外,河坊街上还设有一尊铜铸“百子佛”,这座全铜制的清河百子弥勒佛佛由中国铜雕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创作,与无锡和上海龙华的两尊“百子弥勒”并称为“天下百子三弥勒”。
宝成寺
宝成寺位于吴山东南麓,始建于吴越时期,原名释迦院。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更名为宝成院,南宋宝佑五年(1257)赐额“宝成寺”。寺内的麻葛刺造像是国内唯一的绝对纪念麻葛刺造像,具有特殊的宗教历史和艺术价值。2001年7月,宝成寺麻葛刺造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隍阁
城隍阁是一座位于杭州吴山之巅的七层仿古建筑,高41.6米,面积3789平方米。其建筑风格融合了南宋和元代的特点,洞门采用蘑菇石砌造,底部为块石状垒筑的坚实基座,象征着古老的杭州市城墙所蕴含的悠久历史。登阁可北望西湖,东观市景,南眺钱江,西览群峰。一楼、二楼集中展示杭州的南宋文化、吴越文化,三楼、四楼、五楼为茶室,以休闲、观景为主,配置了高档的红木家具。曾接待过李瑞环、乔石、李岚清等中央领导同志及金庸等知名人士和国际友人。
古树平台
古树平台是一片种植众多古树的区域,其中两棵显著的古香樟树估计树龄至少为700年,其余大部分香樟树的树龄也逾300年。历史记录显示,吴山地区的香樟种植始于宋代。当前,吴山有78棵登记在册、树龄超过百年的古树。访问吴山,游客能够目睹这些古老且生长繁茂的香樟树,它们构成了吴山的一个标志性景观。
江湖汇观亭
江湖汇观亭位于吴山紫阳山顶,是一座具有八角攒尖顶和重檐十六柱的二层楼阁式建筑。从城隍庙出发,步行约15分钟即可到达此亭。亭内设有回旋式阶梯,供游客攀登以观赏周围景观。向北可见西湖的青山碧水,向南则可俯瞰钱塘江的广阔流域。因其视野开阔,涵盖丰富的自然与城市景观,故命名为“江湖汇观”。亭中挂有题名“江湖汇观亭”的牌匾,并配有楹联:“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此外,从亭的二楼还能望见附近的城隍阁。
三茅观
三茅观遗址位于江湖汇观亭附近,与于谦所写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相关联,此诗是作者于谦在此读书时所作。据史书记载,南宋时的三茅观规模宏大、地位显赫,是当时的御前十大宫观之一,因南宋王朝十分崇尚道教,所以三茅观前后获得多位皇帝的赏赐,如赵构的《黄庭度人经》等。三茅观的四周曾种满桃花,附近的岩壁上原来有不少摩崖石刻,但是由于现在酸雨的侵蚀和岩石的风化,很多字迹都已经模糊不清了。三茅观后面还有一座钟翠亭,亭子坐落在许多大树之间,顶上铺满了一层金黄色的落叶。钟翠亭是一座六角形杉木王坡顶的亭子,造型古朴,周围都是绿色。
相关文化
吴山庙会
吴山庙会起源于唐宋时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但在民国年间逐渐衰落。1985年5月,杭州市第三届艺术周期间恢复了吴山庙会,自1992年起不定期举办。2004年,原清河坊历史街区管委会正式承办庙会,推动了吴山庙会的良性发展。2008年,吴山庙会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诗文记载
明代
明代著名文学家徐渭题联赞曰:
清代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第二次南巡到杭州,登紫阳山赏景时,四顾眼前胜景,不觉诗兴大发,吟七绝一首《登吴山绝顶》:
康熙三十八年,皇帝第三次南巡到达杭州市,再次赋《登吴山诗》一首:
此次南巡驻蹕杭州织造衙门行宫,时遇大雨,雨中遥望吴山,康熙又作《行宫雨中望吴山》一首:
开发保护
2024年10月21日起,因吴山景区建筑设施提升工程建设需要,城隍阁本体保养性修缮作为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吴山城隍阁景区全封闭提升改造,预计2025年1月20日重新对外开放。
参考资料
吴山.浙江省钱塘江流域中心.2025-01-05
CCTV-旅游频道-中华旅游目的地精选-杭州吴山城隍阁.央视网.2025-01-05
晚潮|远处走来的吴山天风.百家号.2025-01-05
杭州隐秘地图之胥山怀古.杭州网.2025-01-05
苏轼.故宫博物院.2023-07-13
吴山,那座伸入杭州城市腹地的山.杭州网.2025-01-05
杭州吴山.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01-05
感受吴山秋日的一丝清凉独特韵味!.微信公众平台.2025-01-05
登吴山览杭城.浙江省林业局.2025-01-05
古树名木保护专家考察吴山古树名木文化公园.杭州西湖西溪管委会.2025-01-05
吴山庙会.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5-01-05
金秋登高览胜 湖山尽收眼底.杭州西湖西溪管委会.2025-01-05
城隍阁,明年春节前再见!.杭州市委 杭州市人民政府.2025-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