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天酸模
巴天酸模(食虫类:酸模属 patientia)是蓼科、酸模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巴天酸模靠种子繁殖,种子产量高,一株可产种子5万余粒,发芽率80%以上。也可用其不定芽繁殖。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肥厚,直径可达3厘米;茎直立,粗壮,高90-150厘米,上部分枝,具深沟槽。基生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5-10厘米,顶端急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波状;叶柄粗壮,长5-15厘米;茎上部叶披针形,较小,具短叶柄或近无柄;托叶鞘筒状,膜质,长2-4厘米,易破裂。花序圆锥状,大型;花两性;花梗细弱,中下部具关节;关节果时稍膨大,外花被片长圆形,长约1.5毫米,内花被片果时增大,宽心形,长6-7毫米,顶端圆钝,基部深心形,边缘近全缘,具网脉,全部或一部具小瘤;小瘤长卵形,通常不能全部发育。瘦果卵形,具3锐棱,顶端渐尖,褐色,有光泽,长2.5-3毫米。花期5-6月,果期6-7月。
栖息环境
巴天酸模为温带中生性植物。生沟边湿地、水边,海拔20-4000米。在中国东北海拔到700米,伏牛山可达1000米,秦岭上升至1500米,青海省则为3800米均能生长多散生于湿润的山坡、田边、沟旁、河滩地、林缘、疏林下。在低湿地,形成小群落。生长区年均气温4-12.7℃,降水量500-900毫米,土壤pH5.6-7.57。喜肥水,短时间溃水不影响其生长,耐寒,在-20℃甚至更低温度也能越冬。
生长习性
春季5℃时萌发,早春遇0℃低温,小苗不受害,-5℃时则有轻害。喜光,不耐高温,高于35℃则发育不良,一般3-4月返青,5-6月开花,6-7月结实,霜后枯黄。
分布范围
巴天酸模分布于高加索、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及欧洲也有分布。
中国分布山东省、河南省、湖南省、湖北、四川省及西藏自治区。北京(西城区、海淀区、门头沟区、房山区、昌平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天津市(河北省、塘沽区)、河北(灵寿、乐亭县、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抚宁区、涉县、磁县、内丘县、保定市、涞水县、涞源县、易县、张北县、康保县、蔚县、怀来县、涿鹿县)、山西(沁县、晋城、灵石、介休、夏县、永济、五台、偏关、乡宁、隰县、吕梁、交城、临县、石楼、中阳)、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克什克腾旗、乌拉特前旗)、辽宁省(沈阳市、清福陵、大连市、旅顺口、鞍山市、清原满族自治县、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丹东市、盖州市、铁岭、葫芦岛市)、吉林省(长春市、长白、安图县)、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嘉阴)、江苏省。
用途
经济价值
巴天酸模开花前茎叶柔嫩多汁,猪、牛、羊和家禽采食,种子可做精饲料。 茎叶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较高,粗纤维低,维生素c在叶内含量10050毫克/千克(干物质中),花中745毫克/千克。为良等牧草。
食用价值
巴天酸模中粗蛋白、粗脂肪、总磷、总糖、还原糖的含量较高,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很高,其种子及嫩叶皆可食用。可提取胶叶用清水浸泡后可食用。种子可提取油脂、糠醛,还可以提取淀粉。
参考资料
酸模属饲用植物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性能的研究.pdf VIP.原创力文档.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