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少穆
金少穆,本名金元和,是中国民主革命先驱之一。他于1885年出生在重庆忠县拔山西门外金家河尔。1905年,他获得官费留学资格前往日本攻读经济学,并在此期间结识了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驱。1914年夏,他回到家乡省亲,但仅过了一个月,就接到孙中山的电报,要求他前往日本共商救国大计。金少穆急忙告别亲人,踏上征程。然而,他在船到达奉节县时突发急症,不幸英年早逝,年仅29岁。他的逝世给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人物介绍
金元和,号少穆。1885年生于忠县拔山西门外金家河尔碥。
其曾祖金国泰(正卿),清代举人、祖父金大帮,父金庆皆州学生、增生。真可谓耕读传家,世代书香,贤名远播。秦穆公少有大志,才华卓绝,饶有胆智,尤重气节。
生平事迹
16岁乡试入成都尊经书院。
1905年负东海,官费留学日本,攻经济学。在日期间,结识民主革命先躯孙中山,加入中国同盟会,从此走上了救国救民之路。奔波于国门内外,出入于千难万险,为推翻帝制,缔造共和而殚精竭虑,奋力拼搏。
辛亥革命失败后,1913年随孙中山流亡日本,重振旗鼓,参与机要,深得信赖。
1914年夏回乡省亲,仅过一月,孙中山电召赴日共商救国大计。公急告别亲人,踏上征程。
船至奉节县,突发急症而英年早逝。年仅29岁。
噩耗传开,举家哀痛,天地为之失色。孙先生惊闻噩耗,哀痛不已,速派徐堪赴奉节理丧,并送挽联一幅:“天不许再到东京生还东郡,君岂忍远离谯蜀死于门”以志哀悼。徐堪书挽联曰:“百年名士几何人短命颜回今未死,一面绿坑偏有我伤心季札接来生。”冯玉祥的挽联是“忆昔而归,东京已过无双品,至今已亡,西蜀谁为第一人。”
为纪念先贤,弘扬精神,继往开来,在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拔山镇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强烈要求和大力支持下,现已修复金少穆陵墓和墓碑长廊,并修了其侄——忠县共产党第一支部创始人金泣儒,忠县武装起义领导成员之一的金焕若的烈士纪念碑。
为秦穆公所献的几幅挽联也由忠县籍著名作家、书法家马识途先生所书后镌刻在长廊上。此地现已成为我县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