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斑天竺鲷
三斑天竺鲷(学名:Pristicon trimaculatus),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天竺鲷科的其中一种,俗名三线天竺、大面侧仔。无任何经济价值。
形态特征
背鳍Ⅵ,Ⅰ-9;臀鳍Ⅱ-8;胸鳍13;腹鳍Ⅰ-5;尾鳍17。侧线鳞27。鳃耙4+16。标本体长86mm,体长为体高2.3倍,为头长2.7倍。头长为吻长3.7倍,为眼径3.2倍。体近椭圆形,侧扁。头长小于体高。口裂斜,上颌骨末端伸达瞳孔中央下方。上下颌、犁骨、腭骨齿细小。前鳃盖骨边缘具细锯齿。尾柄细长,尾鳍叉形。液浸标本体棕灰色,第1背鳍基底前部、第2背鳍基底后部各有一黑斑条。头侧鳃盖上有一圆形黑斑。为暖水性小型海洋鱼类。
体长圆而侧扁。头大。吻长。眼大。前鳃盖后缘呈锯齿,主上颌骨达眼睛中心下方;尾鳍呈叉状。浸泡甲醛水溶液体色大王椰子树;体侧有两条暗褐色横带:第一条自第一背鳍前部到腹部,而第二条自第二背鳍基底末端到臀鳍末端,此外在第二背鳍起点处另有一短横斑;尾柄中央有一小眼𫚉点。每一背鳍有暗棕色带;腹鳍透明;尾鳍暗。本种和垂带天竺鲷(A. cathetogramma)之区别在于后者第二横带源自第二背鳍起端,且第一背鳍硬棘VII。
分布范围
分布于西太平洋区,由琉球群岛、中国台湾至大堡礁海域,东至萨摩亚和马歇尔群岛。中国台湾东部及澎湖海域有分布。包括澳大利亚西部和南大堡礁的水域。
栖息与习性
三斑天竺鲷栖息于近海珊瑚礁区,白天躲藏洞穴中,夜间出来觅食,属肉食性,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繁殖期时,雄鱼具有口孵习性,卵约7日化成仔鱼,由雄鱼吐出,具短暂的仔鱼飘浮期。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