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外埔区

外埔区

外埔区(台湾话:Guā-poo-khu,粤语字:Gōa-po͘-khu;客家话:Ngoi-phû-khî),前身为“外埔乡”,位于台湾台中市西北方,介于大甲溪与大安溪之间,北接苗栗县苑里镇,东与东南邻后里区,南隔大甲溪与清水区相望,西与西北邻大甲区。总面积为42.4099平方公里,人口为31,186人。气候属亚热带,地形属于河阶型。农特产有蜜红葡萄、马铃薯、百合属喜米洋菇火龙果等。

历史沿革

外埔之名来由,为早期以月眉山为界,以东为“内埔”(今后里区),以西为“外埔”(今外埔区)。

1887年为清代苗栗县 (清朝)下蓬山八社的大甲东社(今中山里),台湾日据时期1920年设外埔庄,隶属台中州丰原郡

1945年中华民国政府接收日本台湾总督府辖区后,改为外埔乡,隶属台中市丰原区。1950年3月台湾地方制度废除区署,直接隶属台中县。2010年12月25日随台中县市合并改制,改为外埔区。

行政区划

交通

学校

中学

小学

主要景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