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思平,男,1973年7月出生,现任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入选国家“万人计划” 科技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科技部中青年领军人才、国防科技卓青等人才计划,作为带头人入选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人物经历

教育背景

1992.9–1996.7齐鲁工业大学轻化工程系,轻化工专业,本科

1996.9–1999.3合肥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工程专业,硕士

1999.3–2002.3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材料学专业,博士

工作经历

2002.9–2004.7北京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

2004.7北京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5.5北京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2007.1北京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2021.11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研究领域

含能材料设计、合成及应用。

新型有机功能材料设计及合成。

多氮化合物合成及应用研究。

生理活性物质合成及应用研究。

主要成就

研究成果

主要从事含能材料/有机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ACS、Angew.Chem.等国际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等100余篇,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科技创新奖、中国兵工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等。

近五年以第一负责人主持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8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近五年来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被SCI、EI收录论文20多篇。近来的研究兴趣主要包括:

(1) 药物合成研究:本课题组致力于使用简洁、高效、实用的合成路线和方法,对一些具有市场价值的药物的合成工艺进行研究和开发。目标分子类型包括新型酮基内酯红霉素、氮杂环化合物等。

(2) 多氮化合物和多氮杂笼形化合物合成研究:本组侧重于研究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多氮化合物和多氮杂笼形化合物合成方法,并研究这些化合物在材料、医药领域的应用。

(3) 化学生物学研究 设计和合成新的生理活性物质,并研究其生物学效应。

主要论文

培养人才

教学方面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等。所指导研究生多人次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教育部学术新人奖等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

社会任职

《Propellants, Explosives, Pyrotechnics》《兵工学报》《含能材料》等期刊编委等。

获得荣誉

2018年,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创新奖。

2017年,中国兵工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奖。

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1;首都劳动奖章

2015年,国防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排名1。

2009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1。

2023年8月31日,入选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参考资料

庞思平.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2021-12-04

李振键、汪本聪、庞思平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图|简历).中国经济网—北京理工大学官方网站.2021-11-20

庞思平.中国知网.2024-12-13

关于公布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的公告.中国工程院.202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