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祥,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教授、博士后联合培养导师、中山大学客座教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终身荣誉称号获得者,健康中国2012十大年度人物,享受军队优秀技术人才一类岗位津贴,全军医学科技“十二五”心肺复苏重点项目首席专家。1983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从事急危重病医学专业岗位工作近30年,擅长疑难急危重病的诊治,尤以心肺脑复苏领域为专长。发明了杠杆吸盘式心肺复苏器、腹部提压器、骨髓腔输注器、感控式心肺复苏背板等急救复苏器具获国家专利20余项。创建了胸外提压、腹部提压、膈肌下抬挤、双下肢加压等心肺复苏新方法10余种。研制了高原野战增压帐篷、高原增压急救单元舱、多功能野战救援背囊、现代“绑腿”等国防军队卫勤装置。拓展了个体化心肺复苏、建立个性化气道等理论,倡导了家庭自助急救、社区干预急救、120专业急救、医院高级急救“四位一体”院前急救新体系;提出了“七分救援在平时”“民众是救援的主力军”的理念;带出了本科系一支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及灾害救援的队伍。
社会任职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急诊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人民日报健康号入驻专家
全军医学科技十二五心肺复苏重点项目首席专家
南京医科大学心肺复苏研究院院长
中华健康文化研究院院长
腹部心肺复苏学与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创建者
精准健康传播与自主生命健康理念提出者
《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系列指南领衔颁布者
《中华精准健康传播专家共识》系列指南领衔颁布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文化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第十届科学普及分会主任委员等职
《医学参考报心肺复苏学专刊》主编,《医学参考报全科医学与精准健康传播专刊》主编。
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全军优秀人才一类岗位津贴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终身荣誉称号
担任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国毒理学会中毒救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指导专家、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复苏专业组成员、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武警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为《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灾难医学分卷》副主编,《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中华卫生应急杂志》《Word Journal of EmergencyMedicine(WJEM)》《中国急救医学》《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武警医学》《解放军医学杂志》《大众健康》等中外10余家杂志专家编委。担任了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特约主持嘉宾,,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
荣誉成就
王立祥获得的荣誉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全军优秀人才一类岗位津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终身荣誉称号等。他的团队参加了伊朗、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及5·12汶川地震的救援,并多次深入基层进行急救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他应邀为多家电台、电视台进行科普讲座百余次,并且是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他所撰写的《王立祥话“万一”》被评为中华医学会优秀科普作品。
出版图书
王立祥教授出版了《腹部心肺复苏学》。王立祥教授基于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在急救医学领域提出了胸外提压心肺复苏法、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法、隔肌下抬挤心肺复苏法、非同步手控机械通气法、双下肢紧束加压法、单一胸外按压法、家庭自助急救法以及体外简易人工通气法等多种方法。而这其中,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器具的研发是世界首台中国原创之发明。半个多世纪以来,以胸部按压为主的心肺复苏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心搏骤停患者“起死回生”的主角。而缘于实施传统的标准的心肺复苏时受到胸外按压禁忌症限制应运而生的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方法,进一步针对在实施心肺复苏过程中约30%~80%并发肋骨或胸骨骨折、骨软骨交界分离,甚而损伤肺、胸膜及心脏,限制了对心搏骤停患者高质量心肺复苏的实施,影响了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针对传统的诸多缺点,王立祥教授又再次思考,是否有更为理想的方法来替代。一次偶然的机会,腹部按压方法进入王立祥的视线。有一位患者从楼上摔下来,胸肋骨摔断了,心跳停止,常规情况的胸外按压就不能进行了,怎么办。当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王立祥教授开始尝试着按压肚子,按压肚子后,发现心电图有了波动,这就是王立祥教授腹部提压心肺复苏的雏形。他设想是否能够发明一个由提压板、负压装置和提压手柄三部分组成的腹部提压装置,通过对腹部进行按压和提拉实施。于是王立祥教授以废弃的包装箱和简单的钢管作为原材料,设计出一些模型反复试验,他给这个新发明命名为“腹部提压肺复苏装置”。经过不懈努力,该装置的雏形终于诞生。在急救医学中心接诊了一名车祸外伤心跳停止患者,王立祥教授的这件新式发明就在危急时刻登场。“别人想到压时,我就想到了开胸,当别人开胸时我就想到开腹”王立祥教授的这种逆向思维以及在临床上取得的系列科研成果得到了南京大学终身医学教授王一镗教授的首肯和关注。在看到他系列临床工作和科研成果之后,王一镗教授于腹部心肺复苏国家继教学习班上亲自示范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解放军总医院盛志勇院士给他写下了“创立腹部心肺复苏学,开辟腹部心肺复苏之路”的题词。
参考资料
中国武警总医院急救中心主任教你防灾避险.新浪.201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