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炎(vulvitis),是指外阴部皮肤或黏膜发生炎症性改变,出现红、肿、热、痛、痒症状的病证。其可分为非特异性外阴炎和特异性外阴炎,其中以非特异性外阴炎多见。
宫颈、阴道的炎性分泌物刺激,尿、粪瘘患者的尿液浸渍或粪便刺激,糖尿病患者的含糖尿液刺激,穿紧身化纤内裤导致局部通透性差,局部潮湿以及经期使用卫生巾的刺激,均可引起非特异性外阴炎,通常为混合性化脓性细菌感染。由真菌、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等感染所致的外阴炎为特异性外阴炎。
外阴炎的临床表现为:急性期外阴肿痛、有灼热感,排尿时疼痛加重;慢性期以外阴瘙痒为主。检查时除了要进行外阴分泌物的检查以外,还要重点对阴道和宫颈进行检查。确诊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等进行治疗。
病因
非特异性外阴炎
由非特异性细菌(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加特纳菌、阴道棒状杆菌属等)感染,或由粪便、尿液、阴道分泌物或其他物理、化学因素刺激下引起的外阴皮肤黏膜炎症。主要是由于外阴受到阴道炎、宫颈炎的炎性白带和宫颈癌分泌物;月经血或产后恶露;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粪瘘、尿瘘患者的粪尿的长期刺激所致。其次,穿紧身化纤内裤、经期使用不适当卫生巾(如不洁、化纤材料过敏、不透气等)、误用高浓度药物如氯化汞、苯扎溴铵等引起。
特异性外阴炎
由真菌、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等感染所致的相应外阴炎为特异性外阴炎。
临床表现
急性期女性外生殖器肿痛、有灼热感,排尿时疼痛加重;慢性期以外阴瘙痒为主。急性期外阴充血水肿、糜烂,甚则形成溃疡或成片的湿疹,重者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因糖尿病引起者,外阴皮肤呈粉红色或紫红色,常有抓痕或破溃,若合并念珠菌病感染时,在慢性期,外阴皮肤增厚变粗糙,呈苔藓植物样变,可发生皲裂。
并发症
前庭大腺炎:多见于育龄妇女,是因为前庭大腺被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所致,多引起急性炎症。
不孕:由于外阴炎会引起各种妇科炎症,这其中也包括卵巢的炎症和子宫的炎症,卵巢炎症会引起排卵障碍或卵子无法通过,从而影响受孕。
妇科学炎症:女性外阴炎不及早治疗,长期以往炎症会逐渐向上蔓延,引起阴道炎、子宫内膜炎或骨盆腔发炎等严重的妇科疾病。
急性女阴溃疡:多由各种原因的外阴炎引起,一般是外阴炎病变过程中的一种表现,也是外阴炎引起的并发症之一。
检查诊断
体格检查
检查见女性外生殖器局部充血、肿胀、糜烂,常有抓痕,严重者形成溃疡或湿疹。急性炎症时外阴皮肤、黏膜充血、肿胀、糜烂,常有抓痕,有时呈一片湿疹样,严重时可见脓瘢形成或浅小溃疡。慢性炎症时外阴皮肤增厚、粗糙,有时出现皲裂,甚至苔藓植物样变。阴道口黏膜充血,分泌物增多呈泡沫状或凝乳块状或呈脓性。
辅助检查
外阴炎症的致病原因或病原体仅仅局限于外阴的机会比较少,多数是来自于阴道,因此在检查时除了要进行外阴分泌物的检查以外,还要重点对阴道和宫颈进行检查。
(1)对阴道分泌物检查,了解是否有滴虫性阴道炎、真菌等病原体的存在。
(2)对阴道和宫颈部分泌物进行检查,了解是否有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
(3)如果外阴部溃疡长期不愈合,或是怀疑有恶变的可能时,应做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4)对于炎症反复发作的患者,要考虑糖尿病的可能,要检查尿糖及血糖。
(5)如果怀疑是直肠阴道瘘或膀胱阴道瘘,可以进行亚甲蓝试验:在阴道内塞入干净的纱布后向直肠或膀胱注入亚甲蓝稀释液,过数分钟后取出纱布观察是否有亚甲蓝的颜色,如果纱布上有相应颜色则证明存在直肠阴道瘘或膀胱阴道瘘。
诊断
1.女性外生殖器瘙痒症、疼痛或有灼热感,活动、性交及排尿时加重。
2.局部充血、肿胀、糜烂或有溃疡、皮肤增厚或皲裂。
鉴别诊断
外阴炎应与慢性湿疹和相关皮肤疾病相鉴别。外阴皮肤的慢性湿疹往往与阴道炎的外阴充血混淆,一般阴道炎时可以发现大量的分泌物从阴道内流出,反复刺激外阴,且扩阴器检查可发现阴道壁充血,大量分泌物存在于阴道内;而外阴湿疹时一般无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相对比较干燥。
治疗
一般治疗
1.病因治疗:积极寻找病因,若发现糖尿病应积极治疗,若有尿瘘、粪瘘应及时行修补术。
2.局部治疗:可用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每日2次,每次15~30min,若有破溃应涂抗生素软膏或紫草油。此外可选用中药苦香树、蛇床、白鲜皮、土茯苓、黄柏各15g,川椒6g;水煎熏洗外阴部,每日1~2次。
药物治疗
1.细菌性外阴炎:一般情况下,对细菌感染引起的非特异性外阴炎可用抗生素软膏涂擦,如复方新霉素软膏、红霉素眼膏等。如果感染严重,有全身发热出现,可选择培养敏感的药物口服或肌内注射3~5d。
2.念珠菌病性女性外生殖器炎:用2%~4%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外阴,局部用3%克霉唑软膏或咪康唑霜涂擦,或口服伊曲康唑,每次200mg,每日1次,共3~5d,夫妇须同时治疗。
3.淋球菌或衣原体性外阴炎:一般是淋球菌或披衣菌感染在外阴的表现,治疗以全身治疗为主,首选苄青霉素480万U,分两侧臀部一次肌内注射(皮试阴性后用),注射前1h口服丙磺舒净妇产科规范化诊疗1g。以延长青霉素作用并增强疗效。
预防
1.注意外阴部卫生,每天必须用温水清洗外阴。
2.避免局部刺激,穿全棉织品内裤,切勿着紧身内裤或不吸汗、透气性差的化纤织品内裤。
3.积极消除诱发因素,及时治疗生殖器的各种炎症,尿、粪瘘管,蛲虫病,糖尿病等。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调护
1.急性期应减少活动,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充分补充液体。
2.熏洗、坐浴或湿敷后,外阴部可扑撒无刺激性的药粉,使局部保持干燥。
3.补充富有营养的食物,增加抵抗力,适当服用多种维生素。忌酒、辛辣刺激性或过敏食物,特别是海鱼、蟹、虾、羊肉等动风发物。
4.久治不愈时应进一步检查是否患有糖尿病。
参考资料
外阴炎.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