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库0603》是2006年同心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立宪。
编辑推荐
我不在博物馆,就在对博物馆的回忆中。
《读库0603》正式与读者朋友们见面了,与前三本《读库》一样,这本书很“火”。《读库》系列,你可以从它上面找出很多让人炫目的概念。比如:中国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博客书”、一本独立策划的“民间读本”、网络知识分子的“圈内书”等等。那么,它究竟是本怎样的书?《读库》最初的宣传定位,是“博客书”,这里的博客书不是指徐静蕾那样把博客内容结集出书,而是通过博客的手段进行宣传和销售……
内容简介
1999年,中国指挥家李博伦抱病完成了与美国小提琴家斯特恩的世纪之约,那场音乐会由大病初愈的英若诚主持。其后,三位大师相继辞世,这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鲜花,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响的掌声,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多的人在流泪”的音乐会也成为乐迷心中的千古绝唱。《绝唱》一文,配以生动感人的图片,详尽记录了那次演出的台前幕后。
本辑“人物”中有一位是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袁传宓,文章作者是他的女儿袁劲梅老师,写尽一个环保科学家的悲凉和无奈。另一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民间工艺大师”的陕北剪纸大师库淑兰老人。这两篇文章都揭示了传主真实的生活情景,特别是《大师之哭》一文,可以让我们看到,那些只是塞满赞美的人物特写是多么苍白。
本辑《读库》,特别彩印了库淑兰老人八幅“辉煌”(中央美术学院乔晓光教授语)的剪纸作品。
鲁迅热爱美术,尤其是版画,他最喜欢的是德国女画家凯绥·珂勒惠支和日本画家蕗谷虹儿。
虹儿笔下那些以异国风情的都市建筑、电车为背景,身材颀长、面若桃花、带有一抹暧昧微笑的女郎,在相当大程度上,与鲁迅先生在经历了极其孤独、漫长的青壮年期之后,终于觉醒并喊出“我也可以爱”的时候的心境,有某种深层的契合。
《谷虹儿的抒情画时代》一文,介绍的就是这位鲜为人知的画家的生平,并刊载有他的精美少女版画作品。
刚刚出版的《沈从文家书》上下两册,充满了莫名其妙的删节。传记作家李辉对其进行了细心校勘,用沈公子虎雏的话讲:“这版本也就如错版邮票,成为某种标本了。” 《危局上的城》为即将公映的故事片《东京审判》一片导演高群书的工作手记。高导在我的要求下,将本来两万字的稿件推翻重写。他用绝对不同于一般娱乐报道的笔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影视圈。正如他所说的,“我见证的不是一部电影的诞生,而是一部电影的毁灭”,“我们的许多国产电影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根本不是体制问题”。
本辑藏书票为台湾漫画家萧言中先生所绘。
目录列表
物稿
英伦博物馆之旅
绝唱
人物
大师之哭
一步三回头
蕗谷虹儿的抒情画时代
书乡
“什么事你都不准忘”
在这本书里看见父亲
沈从文:开天窗的命运
乐坛
几个男生的旷古情 台湾校园歌曲三十年(下)
草根嘻哈大师
影苑
危局上的城《东京审判》拍摄记
哪一种的傲慢,哪一种的偏见?
好莱坞电影俗套(续)
老枪新传
札记
几个皇帝
放逐
“汉语”闲谈
少年游
关于世界杯的记忆碎片
周日联赛
补白三则
精彩书摘
一步三回头
我必须告诉长江和长江边的人们我父亲的故事。
我小的时候不知道鱼会生病,鸟会中毒,小孩会死。但是我的父亲知道。他是一个生物学家。后来我父亲死了。父亲的学生告诉我,长江的鱼不能吃了;在江边白茅上飞着的鸟儿,飞着飞着就摔下来死了,是铅中毒;在长江边出生的孩子,小小的年纪就得了肝癌。
在人们还没有反应过来为什么的时候,那条从天际流进诗里和画里的长江,突然丧失了衬托落霞孤鹜的闲情逸致,突然关闭了博揽千帆万木的宽阔胸怀。长江,突然变成了我们的“敌人”。
在我最近一次回到江南的时候,我看见长江的浑黄的水闷声不响地流着,像一个固执的老人,拖着一根扭曲的桃木拐棍,怨恨地从她的不肖子孙门前走过,再也不回头了。这时候,我感到,我必须告诉长江和长江边的人们我父亲的故事。父亲到死对长江都是一步三回头。我希望等到人们总算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