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起,原名秦锡昌,清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1907年1月10日)生,无锡城内二下塘人。14岁毕业于大娄 巷唐氏小学,因家贫,进茂新第二面粉厂麦务处当练习 生。由于亲身经受和耳闻目睹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 压迫,激起他对旧制度的憎恨;在《新青年》等进步刊物 的影响下,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个人履历
民国14年(1925年)冬,由董星五介绍,秦起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在自己 的照片旁边题签:“是大逆不道者,是不识时务者,是处 万层束缚之下偏要挣扎者”,充分表达了他毫不妥协、誓 为无产者翻身奋斗到底的决心。民国15年2月,任中共茂新 第二面粉厂支部书记,积极从事工人运动,在茂新第二面粉 厂及黄埠墩等处创办工人夜校,亲自编写教材,担任教 员,传授文化知识,宣传革命道理。4月,茂新第二面粉厂 工人沈根泉工伤身亡,厂主对此漠然置之。他带领工人同 资方进行斗争,直至资方答应支付丧葬、抚恤费。不久,茂新第二面粉厂首先秘密成立工会。同年5月1日,他作为 江苏省工人代表出席在广州市召开的全国第三次劳动大会。回无锡后,于5月21日领导全城19家丝厂有2万余名女工参 加的总同盟罢工,持续9天9夜,取得了胜利。
人物生平
民国16年1月4日,无锡总工会秘密成立,秦起任委员长。2月,任中共无锡地方委员会委员。3月17日,为配合 北伐军打击军阀孙传芳,他率领工人骨干破坏铁路,阻挠 军阀部队的运输。3月21日,北伐军进驻无锡,在当天欢迎 北伐军的军民联欢大会上,他代表无锡总工会致辞,并向 北伐军第14军军长赖世璜提出释放全部在押政治犯和改善 工人待遇等14条要求。同日,无锡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崇安寺大雄宝 殿公开办公。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翌日下午,秦起主持 有数万人参加的民众大会,声援上海市工人的斗争,揭露国民 党右派的反动面目。会后,带领与会群众冒雨游行示威。无锡中国国民党右派奉蒋介石密令,纠集部分警察、商团和地 痞流氓武装数百人,在北伐军第14军赖世部的支持、配 合下,于4月14日深夜袭击总工会。他率工人纠察队员英勇 抵抗。因寡不敌众,10余名纠察队员牺牲,秦起等数十人 被捕。他大义凛然,怒斥敌顽。翌日凌晨遭秘密枪杀,沉 尸于河中。牺牲时年20岁。
人物事迹
城中公花园多寿楼前,秦起烈士塑像最近刚经过翻新。花岗石基座正面镌刻着陈云题写的“无锡工人运动先驱 者秦起烈士”几个金光大字。屹立的塑像身着长衫,手握书卷,目光炯炯。
秦起,原名秦锡昌,生于1907年1月10日,无锡二下塘人。14岁小学毕业后,因为家贫,母亲托人将他送进茂新第二面粉厂麦务处当练习生。如果“安分守己”,他应该会成为一个“白领”。但他亲身经受和耳闻目睹了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读过《共产党宣言》后,他找到了指路明灯:“我们青年要做一个革命的英雄,要为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并由此把名字改为秦起,表示自己奋起斗争的决心。
在无锡市博物院的展厅里,有一张保存完好的秦起全身照,照片上秦起显得文质彬彬,但照片边缘的毛笔字却是“是大逆不道者,是不识时务者,是处万层束缚之下偏要挣扎者”这样的“叛逆”之言。这正是秦起1925年冬入党后,自己的题签。
1926年2月,秦起任中共茂新第二面粉厂支部书记。4月,该厂资本家强迫工人连续加班,磨子车间工人沈根泉劳累过度突然昏倒,身子被卷进机器,当场死亡。厂方代理人来到车间,只问机器有无损坏,对工人之死一字不提。沈的妻子带着两个未满十岁的儿女闻讯赶来,却被阻拦于厂门之外。秦起带领工人冲进账房,提出支付丧葬费、抚恤费的要求。斗争取得了胜利。不久后,该厂首先秘密成立了工会。
1927年3月17日,秦起领导英雄民兵连破坏铁路,造成沪宁铁路瘫痪,有力声援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3月20日夜晚,秦起和另两名工人冒着生命危险,将一面鲜艳的红旗升上图书馆钟楼,迎接北伐军进驻无锡。
社会评价
1988年初,中共无锡市委和无锡市人民政府按照人民的意愿,在秦起当年革命的场所——城中公园多寿楼前的草坪上,为他树立了一座高大的铜像;秦起高瞻远瞩,屹立在生他养他和他为之而献身的土地上。陈云为铜像题词:“无锡工人运动先驱者秦起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