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邦喜,男,1948年出生于湖北红安县,博士,教授,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内陆大水域鱼类增养殖和渔业生态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尤其在中小型水库、湖泊养鱼负载力和配养滤食性鱼类对养鱼环境影响研究方面经验丰富。

社会兼职

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科组副主任,武汉市专业职称评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鱼类学会理事,湖北省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中科院水生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水生生物学报编委。

教授课程

水产养殖

研究方向

渔业生态与环境 鱼类资源保育

主要学术成果

代表论文

三种摇蚊幼虫RAPD扩增条件的优化及在昆虫系统发育分析中的应用;

Effects of salinity on food intake, growth, and 活下去survival of pufferfish (暗纹多纪鲀 obscurus),Journal of Applied Ichthyology

科研项目

在研项目

①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生物功能群优化与水环境调控(国家973基础研究计划);

②不同地理种群环棱螺遗传多样性与分类阶元的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③中国淡水主要养殖鱼类种质资源数字化信息(农业部重点项目);

结题科研项目

①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

②农业部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

湖北省 “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

已完成主持的科研项目共7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项、农业部948引进项目1项、湖北省自然基金2项。

论文论著

已发表论文150余篇(含合作发表),其中SCI刊源收录20余篇,参编著作2部,已申请专利2项。

获得奖项

先后获得北京市和省、部级成果科技进步成果奖共7项,其中北京市一等奖1项,农业部三等奖1项,山东省教委二等奖1项,湖北省政府二等奖3项,华中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一等奖各1项。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农业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教学情况

教改项目

主持和参加教改项目4项:水产养殖学特色专业建设(教育部、已获学校奖),内陆大水域鱼类增殖与养殖学精品课建设(湖北省、已获学校奖),湖泊水库养鱼录像电视教材建设(湖北省、已获学校奖),内陆水域鱼类增养殖课程建设(本校、已获学校奖)。

人才培养

指导研究生共51名。其中在读博士生5名,在读硕士生4名;已毕业博士14名,硕士27名;已出站博士后1名。7次获得湖北省华中农业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奖和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参考资料

熊邦喜教授.熊邦喜.202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