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隶属于国家教委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
历史沿革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文革”期间成立的二十四史(《宋史》)标点组。1978年,该组织开始招收古籍整理专业的研究生。1983年,随着党中央对古籍整理研究工作的重视,古籍整理研究室升级为古籍整理研究所,程应缪担任首任所长。同年,研究所开设了古典文献本科专业,成为全国四个古文献学本科生培养基地之一。此前,研究所已在1978年开始招收相关专业的研究生。1984年10月,上海市高教局批准古籍整理与研究专业为上海市地方高校第一批重点学科,这是上海师范大学自成立以来的第一个重点学科。
教育与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设有历史学、文学、辞书三个研究所,以及藏书丰富的资料室和先进的微机室。研究所承担了包括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历史文献学、古代史、中国古典文学、中国词典学等多个学科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在人才培养方面,研究所提供两个层次的教育体系,分别为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涵盖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史、中国古典文学三个专业,分别由杨金鼎教授、朱瑞熙研究员、许沛藻副教授等导师负责指导。
科研成果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专注于唐宋古籍的整理与研究,并致力于辞书的编纂与研究。在这一基础上,研究所不断扩大研究领域,追求文史哲多领域的综合发展。研究所完成了多个重要科研项目,如《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汉书补注》的点校工作,参与了《汉语大词典》的编写和定稿。此外,研究所还点校出版了约30种唐宋古籍,并发表了多部具有学术价值的专著和工具书,如《宋代社会研究》《唐诗学引论》《〈宋史〉比事质疑》《范仲淹新传》《续资治通鉴长编考略》《中国文化词典》《朱熹及宋明理学(附古代书院)研究资料》等。这些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级和市级奖项的认可。研究所积极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了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前来授课。
参考资料
东方网:连通古今历史、打破学科壁垒 上海师大古籍整理研究所走过四十载春秋.上海师范大学.2024-11-27
社会科学报: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举行.上海师范大学.2024-11-27
古籍所(文化典籍系)简介.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2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