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创建于1971年,前身为中文系,2009年11月更名为文学院。

文学院致力于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重视人才培养。现有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广播电视学、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5个专业。2006年文艺学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正式招生。2011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并成为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拥有黑龙江省语言文字馆、省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拥有5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校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学院简介

现有本科学生1353人,博士32人,现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文化名家“六个一批”人才1人。近五年来,主持或承担各级科研课题10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语委一般项目5项,参与国家语委重大项目1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30余部;获各级各类奖项100余项。近几 年来,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

重视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2012年成立“乃寅写作班”,已有8名学生出版8部长篇小说,7名学生成为省作家协会会员。拥有15年历史的“香雪海”话剧社成为精品社团,2017年成立橙果TV校园电视台,记录行进中的牡丹江师范学院。紧紧围绕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开展的第二课堂和团学活动如:汉语大赛、主持人大赛、青春讲台、专业知识辩论赛、汉字书写大赛、DV大赛、中华经典诵读、新闻摄影大赛、秘书学“爱领袖”社团职业大赛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

团学工作在文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努力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历史及社会责任感,积极为教学及学生提供服务。努力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较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专业介绍

汉语言文学专业:

一、主要课程

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当代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美学、文学批评学、写作。

二、专业特色

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过硬的专业竞争力,基础知识扎实,服务领域宽广,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建立动态的课程更新机制;以专业知识为核心,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压缩必修课学时,增加选修课学时,实现课程开出与社会需求的“无缝隙”对接。强化了实践技能训练环节,积极为学生搭建课外训练平台,提高学生专业竞争力。建成了特色鲜明的专业学科体系,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研究方向:北大荒文学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国语言文字研究。

三、就业方向

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师,其它教育机构教师,公务员,其他文化、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

汉语言专业:

一、主要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学、语言学概论、汉语实训、语言政策法规、汉语方言学、汉语史、汉语语法学、理论语言学(双语)、文字学、应用语言学。

二、专业特色

汉语言专业注重文史哲基础知识,强化汉语和普通语言学理论,培养普通话测试能力。把语言研究、社会安全、经济和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把宏观语言研究和社会特殊群体语言研究结合起来,从语言的高度为国家利益做出贡献

三、就业方向

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一、主要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训练、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对外汉语教学方法与实践、第二语言习得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综合英语、英语口语与写作。

二、专业特色

突出“双语双文化”,注重汉语和外语能力的培养,注重中国文化知识的熏陶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突出实际工作能力训练,设有对外汉语教学方法与实践、普通话训练等专业技能课程;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有助于学生获取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证书、大学英语等级证书等有实用价值的证书。

三、就业方向:

国内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国外汉语志愿者;在各职能部门、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

广播电视学:

一、主要课程

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中外新闻史、媒介法规与伦理道德、电视摄像、媒介经营与管理、广播电视学概论、虚拟演播场景设计与实践、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评论、新闻编辑、新媒体研究。

二、专业特色

既重视语言文学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又强化广播电视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突出从业能力优势,注重培养扎实的写作能力、视频和音频制作能力、新媒体应用能力、媒体公关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突出应用性,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适应就业需要。

三、就业方向

广播电视机构及其他媒体、企事业单位从事记者、播音主持、评论、撰稿、策划、编辑、摄像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秘书学专业:

一、主要课程

写作、秘书理论与实务、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管理学、现代社交礼仪、文书档案学、中国秘书史、秘书职业技能实训。

二、专业特色

既重视语言文学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又强化对文秘和管理知识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突出从业能力优势,注重培养扎实的管理能力、写作能力、公关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突出应用性,强化学生“三动”能力(动手、动口和动脑能力)和“三办”技能(办文、办会、办事技能),体现“宽基础、强技能、多适应、高素质”的特色,以适应就业需要;

实行证书制与学分相结合,构建专业人才执业资格制度体系。

三、就业方向

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地方、基层企事业单位从事秘书、管理、公关、宣传等工作。

参考资料

文学院简介.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2018-05-16

文学院.牡丹江师范学院本科招生信息网.2018-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