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谌设喻答客问
《陈谌设喻答客问》是一篇记叙性文言文。
原文
客有问陈季方①:“足下家君太丘②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③譬如木樨生泰山之阿④,上有万仞⑤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注释
①陈季方:即陈谌,陈寔的第六个儿子。②太丘:即陈,字冉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曾任太丘长,故称陈太丘。③家君:对他人称自己的父亲,这里在前面加上敬词则尊称别人的父亲。④阿(ē):弯曲的地方,这里指山的角落。⑤仞:长度单位,八尺为一仞。
译文
有位客人问陈季方:“令尊太丘长有哪些功勋和品德,因而在天下享有崇高的声望?”季方说:“我父亲好比生长在泰山一角的木樨。上有万丈高峰,下有深不可测的深渊;上受雨露浇灌,下受深泉滋润。在这种情况下,桂树怎么知道泰山有多高,深泉有多深呢?不知道有没有功德啊!”
评析
陈谌知道对方是不怀好意,想要挑衅自己,于是采取迂回曲折的方式。他把自己的父亲巧喻为泰山一角的桂树,上面有千万丈高峰,下面有深不可测的渊源;上受雨露的沾浸,下受深泉的滋润。在这种情况下,桂树怎么能知道泰山有多高,源泉有多深呢?借它的寓意巧妙地应答了对方的问话,让对方无话可说。从他的回答可以看出陈谌的思维之缜密,反应之灵敏。而从他回答的话语中,一方面表明了儿子无权去议论父亲的功德成败的儒家伦理观念,另一方面表现的则是父亲亲民敬君的为官之道。同时,也把父亲的高大形象和高深修养表现出来了。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