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宫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部城市中卫市黄河北岸。抬头远望,九曲滔滔黄河,似一条金色的彩带,舞动着,自西向东从公园南部缓缓流过。中卫地区自古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首富中卫”之说,也是宁夏“黄河金岸”城市经济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黄河宫主体建筑高36.9米,创意采用唐朝诗人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词寓意,将黄河之水凝练成水滴建筑形态。建筑里沿内壁有人行观景坡道,中间设电梯和80多平方米的观景台。水滴主体建筑下就是黄河博物馆。
历史沿革
中卫市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杨坚开皇十年(590)设丰安县,属灵武郡;开皇十九年设鸣沙县。李显神龙二年(706年)并丰安县到鸣沙县。元朝设应理州,属宁夏路管辖。明建文元年(1399年)建立“卫”、“所”制度,并在此设立“中卫”。清雍正三年(1725年)裁卫置县,称中卫县。民国年间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称中卫县。2004年4月28日,撤销中卫县,建立地级中卫市,划中宁县、海原县归中卫市管辖。
万里黄河从甘肃黑山峡首先进入中卫市,中卫凭借黄河之利引渠灌溉,无旱涝之忧,盛产稻、麦、瓜、菜等农产品,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主要粮食基地之一。中卫矿产资源丰富,在全区占优势。已发现的矿产27种,已进行勘探的有16种,已开发利用的有12种。中卫的土特产有:二毛皮、枸杞、砂瓜、大枣等。还有十多种风味小吃等待大家尽情品尝。
中卫交通发达,是西北的交通枢纽。包兰铁路、宝中铁路、太中银铁路都经过这里。中卫的公路也是四通八达。
中卫的旅游景点丰富而独特,有国家5A级风景区沙坡头,以及寺口子丹霞地貌旅游区、金沙岛风情度假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高庙保安寺、造型独特美观的鼓楼,还有明代长城、通湖草原、石空大佛寺、天都山石窟、九彩坪拱北等等。
黄河之水浩瀚入海
距今247万年前,高原海拔上升,山地起伏增大,形成新的湖泊地貌,成为散布着许多独立水系的内陆湖泊。距今160万年前,由于强烈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西部隆起,东部下沉,湖泊之间加速了溯源侵蚀(河流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是多方面的。除了不断地使河流加宽、加深外,还对沟谷、河谷的源头产生侵蚀作用,不断地使河流源头向上移动,使谷地延长。这种侵蚀作用就叫做溯源侵蚀。溯源侵蚀可以在河流全程的任何地段发生,其速度也可以很快,如中国黄土高原沟谷溯源侵蚀的结果,每年可使沟头前进数米至数十米),最终在距今10万年至1万年间,形成了全线贯通、汇流入海的黄河水系。
主要景观
第一展区:天降黄河九曲巨龙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第五大长河。它发源于青海省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曲盆地,汇聚13条大支流,流经青海、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陕西省、河南省、山东省等九省区,在山东垦利区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
第二展区:第二展区:中华母亲民族摇篮
黄河流域在远古时代气候湿润,物种丰盛,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国人称黄河为“中华母亲河”。
黄河流域的地壳经历亿万年的变迁,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质环境,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黄河流域在青藏高原大规模隆起之前的亿万年间,气候宜人,物种丰富,距今200多万年来,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未受冰川的劫难,成为许多动物的避难所,使黄河流域生物种类多样,物产资源繁多。
参考资料
【黄河两岸是我家】航拍中卫黄河宫-宁夏新闻网.宁夏新闻网.2024-01-06
黄河宫设计创意来自“黄河之水天上来”诗词寓意-广西新闻网.广西新闻网.2024-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