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儒,原名陈镜堂,广东兴宁人。2019年6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历任百年老报——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公报》记者,《珠江晚报》记者、中央媒体——“中国新闻社”常驻珠海市、中山市记者,曾获2012年广东新闻奖等荣誉。
陈彦儒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青春》《天津文学》《散文百家》《羊城晚报》《工人日报》《南方日报》等期刊;被《新华文摘》等各类选刊转载。作者2009年出版作品集《放牧星群》,2015年初出版长篇小说《白天失踪的少女》,该部长篇小说获得了2015年首届报业文学奖年度长篇小说大奖。2016年6月出版散文集《印象兴宁水墨珠海》。2018年4月出版新闻理论随笔集《新闻课——如何学会与读者“拍拖”》,该书获得2020年珠海市首届文艺评论奖,被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众多高校图书馆和国家、省、市县区图书馆购买收藏。2021年出版散文集《浪漫珠海——我从古代来》,该书获得第四届苏曼殊文学奖。2023年陈彦儒再度跨界,首闯儿童文学领域,出版《“好烦丫头”的假期》,这本采取了成长故事加写作文技巧指导、增长科普常识和了解文史典故的模式,受到众多家长热捧。
陈彦儒左手新闻右手文学,在散文、小说、理论专著、新闻通讯方面均有建树,如今又埋头参加珠海市客家文化研究会的《珠海客家史》的编辑工作,被业界誉为“文坛跨界骑士”。
散文鉴赏
陈彦儒散文作品《千年古驿道和她魂牵梦萦的爱情》《百年艰难“寻食使”》《珠海的路》《濂泉的记忆》《百年侃“柴”史》《夜明村的出山路》《荔枝、樱桃来坐庄》《港珠澳大桥抒思》《四望嶂在哪里》《往来横琴的黑脸琵鹭》《刚哥的“娘家”》《蕉岭的低调》在文坛享有较高评价。两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任芙康在报刊撰文,称“为文开口小,掘进深,深谙散文体裁的真谛”;前任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南方日报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的李钟声点评称:陈彦儒散文“内容丰满、厚实。””“有温度,有高度,也有广度,”“用真切的细节和翔实的材料记述,显示其价值。”
其中《百年艰难“寻食使”》得到了原文化部党组书记兼副部长于幼军、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贺绍俊教授、原《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等名家名人点赞,该篇散文首发《天津文学》后,还被《西部散文选刊》转载,被包括《南方日报》旗下南方网、 《羊城晚报》旗下金羊网、《云南日报》旗下云南网、《内蒙古日报》旗下内蒙古新闻网等6家省级媒体平台等13家官网转载,其中在广东省电视台旗下“触电新闻APP”转载3天内破下10.8万点击率,接近三千点赞率。
荣誉奖项
人物评价
据《梅州日报》报道,兴宁市委书记宋才华在信中重点评论了陈彦儒写的《兴宁名特产“包子豆腐”如何重放异彩》等篇目,认为他对兴宁名特产品提出的真知灼见,让人深受启发。
陈郎为文开口小,掘进深,深谙散文体裁的真谛,遂具有坚韧的“本体”意识。“我”是他文中荣辱相伴的主角,“双城”是他休戚与共的载体。世事也罢,人生也罢,愉悦也罢,疼痛也罢,陈郎皆有自家的声韵,而丝毫觅不见由他处抄来、仿来的痕迹,单从归真返璞的文字,触摸到陈郎满腹诚恳的心思,已堪属时下稀罕。我相信,进得陈郎两座城,穿街过巷,一路阅读下来,大致不会辜负你花费的光阴。
——引自任芙康(两届茅盾文学奖评委)写的序《陈郎的“双城”》,本文发表在2015年12月20日天津市《今晚报》副刊二条位置
陈彦儒就是“底层生活意识形态写作”者中,直面人生现场和第一体验,改变概念化、公式化写作模式,以意象直接叩响读者的心扉的作家,他在以形象的文字书写底层个体生存境遇的同时,为当代文学渗透进了“中国经验”。
——引自评论家黄自华评论《“底层生活意识形态”的文学表述——读〈放牧星群〉》,该文发表在2009年10月7日的《珠海特区报》08版
如果仅仅靠作品思想性取胜,是无法俘虏读者的。只有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心理描写细腻,还有文字生动,才能成为一部好小说。在这方面,《白天失踪的少女》是值得称道的。仅文字而论,陈彦儒抛弃了自己常写的新闻报导的腔调,而用诗一样的语言让人物品格与文学情怀作深度的交合。像这种诗化的语言和主观评判的叙述段落随处可见,由此形成了这部悲剧作品的诗化风格,给受众带来更广阔的审美空间。
——引自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古远清写的评论《〈白天失踪的少女〉的悲剧力量》,本文发表在2015年6月7日《珠海特区报》12版
在中国,新闻写作是易碎品,怎样为新闻作品保鲜,陈彦儒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文坛冷枪手”、《珠海特区报》编辑李更在点评陈彦儒第四本书《新闻课——如何学会与读者“拍拖”》时称
这是作者多年从事新闻采写经验之总结,入行新人和企宣人士一册在手,足以告别一些让人昏昏欲睡的刻板教材。相信读者展卷披阅,定会启示良多。
——珠江晚报时评版主编、1987年全国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靳树乾在《梅州日报》发表书评,详见2018年4月6日《梅州日报》5版
这本获得第四届苏曼殊文学奖的散文集,有温度,有高度,也有广度,作者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客家人的生活习俗、语言、文字和梦想,而且还从特区思维反思当前一些传统媒体的弱势格局,展现敢想敢干的勇气,作者在书写现实的同时,还时常领我们去回望历史,这就使他笔下的叙述动人而结实,并且同一般的散文写法不同,显示出独有的个性和特色,给人印象深刻。
——引自前任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南方日报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的李钟声书评,该篇书评《陈彦儒散文的真实与厚实》发表在《中山日报》
“好烦丫头眉眉的暑假生活与精神状态,是千千万万处于成长烦恼中的问题儿童暑假生活的真实写照。作家以精巧的构思,从儿童视角呈现严峻的中国社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精神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作家谭五昌为《“好烦丫头”的假期》写的新书推荐语
好的儿童文学对童年是滋养和奠基礼。
——广东省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著名作家耿立点评《“好烦丫头”的假期》
参考资料
陈郎的“双城”.光明网.2024-03-29
李钟声 | 陈彦儒散文的真实与厚实.广东作家协会.2024-03-29
“老媒体人”跨界首闯儿童文学领域,广东籍中国作协会员再出新书.广州日报.2024-03-29
《神州•西部散文选刊》陈彦儒 | 百年艰难“寻食使”.微信公众平台.2024-03-29
陈彦儒:百年艰难“寻食使”.南方网.2024-03-29
陈彦儒:百年艰难“寻食使”.金羊网文化.2024-03-29
陈彦儒:百年艰难“寻食使”.云南网.2024-03-29
陈彦儒:百年艰难“寻食使”.内蒙古新闻网.2024-03-29
触电新闻 - 湾区资讯服务第一端.触电新闻.2024-03-29
2012年度广东新闻奖获奖作品目录(二).广东记协网.2024-06-24
首届珠海报业文学奖公布获奖名单.中国新闻网.2024-06-24
石耿立《拒绝合唱》获一等奖.珠海特区报.2024-06-24
陈彦儒|《浪漫珠海——我从古代来》.广东作家网.2024-06-24
中秋前夕,珠海乡亲收到了一封来自兴宁市委书记的“家书”.梅州网.2024-03-29
《新闻课》在珠海发布 讲述打动读者的“拍拖”秘籍.央广网.2018-04-09
梅州日报数字报.梅州日报.2018-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