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应恩,又名敬熙,字祈沾,号西,是明朝嘉靖时期的一位官员。他的祖籍是阳新河,但生卒年份不详。胡应恩曾经是一名贡生,后来担任了广东合浦县知县,并被敕授为文林郎。他是胡效谟之子,胡琏的孙子。胡琏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曾任南京刑部右侍郎、按察司布政司等职务。他还晋升为中丞副都御史巡抚浙江省、福建省沿海,并被升为户部右侍郎、兼都察院佥都御史总督云贵二省粮饷,征讨安南。胡琏还著有《南津诗集》。胡应恩的父亲胡效才也是一位官员,他的祖籍同样是沭阳新河。
人物介绍
胡应恩,因家学渊源,于四书五经之外,多留心致用之学,尤喜农水知识,长于治水,对淮河潮汐及海口市淤塞情况甚熟,著《淮南水利考》,资料翔实,颇多创见,实用性强,名重一时。顾炎武著《天下郡国利病书》,摘引应恩书多至69页。
应恩为政精明,办事敏捷而允当,且尊重人才,尝云“办集众务,当用士类。吏惟书牒不得轻书一言;士类必贤者始可依赖。”时人以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