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脉新木姜子,又名羽状新木姜子,是樟科、新木姜子属的常绿乔木或灌木。其叶为互生或簇生成轮生状,少数为近对生,离基三出脉或羽状脉。羽脉新木姜子的花单性,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无总梗,苞片大,交互对生,花被裂片4,内轮2片,外轮2片。雄花的能育雄蕊6枚,排成3轮,每轮2枚,花药4室,均向内瓣裂;退化雌蕊有或无。雌花的退化雄蕊6枚,棍棒状,无腺体,第一、二轮退化雄蕊无腺体,第三轮基部有2个腺体。羽脉新木姜子的果实着生于花被管上,果梗略增粗。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羽脉新木姜子(种子植物名称)
拉丁学名:Neolitsea pinninervis Yang et P. H. Huang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樟目
科:樟科
属:新木姜子属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2米,胸径达20厘米;树皮青黄色。小枝黄色或黄褐色,较粗壮,无毛,基部有芽鳞痕。顶芽卵圆形,鳞片外被锈色丝状短柔毛。叶互生或聚生枝顶呈轮生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6.5-13厘米,宽1.6-4.2厘米,先端突尖或镰刀状尖,基部宽楔形或楔形,厚革质,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光亮,均无毛,干时边缘稍内卷,羽状脉,中脉在叶上面显著突起,靠叶基部愈粗壮,在叶下面微突起或微凹,侧脉每边7一9条,纤细,在叶两面微突或于下面平,叶下面横脉相连,较粗壮;叶柄长1-2厘米,无毛。伞形花序2-3个集生叶腋;总梗短,长1-2毫米;苞片4,外面有短柔毛,内面无毛;每一花序有雄花5朵;花梗具长柔毛;花被裂片4,椭圆形,外面中肋有长柔毛,内面无毛;能育雄蕊6-8,花丝基部有柔毛,第三轮基部腺体盾状,有柄;退化雌蕊卵形,花柱有柔毛,柱头盘状。果近球形,直径约6毫米,幼时草绿色,有嫩绿斑点及光泽,成熟时黑色;果梗长1一1.2厘米,顶端增粗,有短柔毛或近于无毛。花期3-4月,果期8-9月。
本种与巫山新木姜N. wushanica (Chun) Merr.相近,惟小枝较粗壮,叶片厚革质,较大,下面横行小脉明显,叶缘干时稍内卷,叶柄粗壮,花柱有柔毛,花丝基部有柔毛,易于区别。
(资料来源:中国植物物种信息)
产地分布
产广东省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贵州省。生于山地、山顶密林或疏林中,海拔750-17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