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阳(1934年3月-2021年3月24日),男,迁西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植物学家、遗传学家,南开大学荣誉教授。他是中国植物细胞遗传学领域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主要从事遗传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我国植物染色体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著成绩,对我国植物染色体研究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1978年以前,中国植物染色体研究几乎空白,陈瑞阳及其合作者,历经25年,对我国95科331属2834种(含种下分类单位)植物染色体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染色基础数据的科学积累,从细胞水平对我国主要栽培植物的分类、起源、进化提出了新认识,新发现了191种多倍体、多倍体复合体和细胞型,首次报道了银杏、石刁柏的性别机制为ZW型和XY型。2021年3月24日14时58分,陈瑞阳因病医治无效,在天津市逝世,享年87岁。
基本简介
陈瑞阳教授长期从事细胞遗传学研究,在植物染色体研究技术和我国经济植物,特别是起源于中国的栽培植物及其野生种质资源染色体研究方面,作了大量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卓著成就。
他还创建了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的去壁低渗法(WDH法),对植物染色体研究技术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创新,制定了中国植物核型分析标准化,建立了我国植物染色体研究平台,为全国300多个单位培训了植物染色体技术人才,带动了我国植物染色体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使我国植物染色体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标志性成果之一是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植物基因组染色体图谱(共四册,2781页),收录了作者对我国1045种植物核型分析资料和1389幅精美的染色体图像,该书不仅标志着我国植物染色体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也填补了世界植物染色体图谱的空白,是一部原创巨著,体现了我国科学家在这一研究领域的重大贡献。
人物经历
1934年3月,陈瑞阳出生于迁西县。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进入中山大学工农速成中学学习,1955年考入南开大学生物学系。1960年,毕业留校参加工作。1988年,获得广岛市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南开大学生物学系主任。2021年3月24日14时58分,陈瑞阳因病医治无效,在天津市逝世,享年87岁。
学术论著
陈瑞阳教授先后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论著6部,特别是《中国主要经济植物染色体图谱》。他的主要学术论著包括:
The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maize B chromosome specific AELPs
Isolation and Chromosomal Mapping of a Corn B Chromosome Specific RAPDs
40种散生竹的染色体数目
黑麦B染色体端粒相关序列的克隆
黑麦1R染色体的微切微克隆研究
黑麦染色体的显微分离与PCR扩增
中国含笑属核型分析
蚕豆大M染色体长臂端部的显微切割与PCR扩增
获得荣誉
陈瑞阳教授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天津市授衔专家,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0多项。200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2年获南开大学特殊贡献奖,2019年获得南开大学首届科学研究杰出贡献奖。
人物评价
陈瑞阳教授是南开人的典范,在人才培养中,他为人师表,激励学生允公允能,同时又注重因材施教,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这些学生遍布海内外,并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栋梁。陈瑞阳教授的逝世是南开,也是我国教育界的重大损失。(澎湃新闻评)
参考资料
城市快报:18位学科泰斗获“南开最高荣誉”.南开大学新闻网.2024-04-03
我国植物细胞遗传学领域奠基人陈瑞阳教授逝世,享年87岁_中国政库_澎湃新闻-The Paper.澎湃新闻.202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