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合州
南合州是南北朝时期至唐朝在岭南地区设置的行政区划。梁中大同元年(546年),以岭南地区的越州为南合州(以别于合肥市之合州),驻徐闻县县,即今雷州市,辖境约当今广东省雷州半岛雷州、湛江市、遂溪县、徐闻等市县地。隋先后改称合州、合浦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析合浦郡地并废徐闻郡地复置南合州,州治在海康县(今雷州市)。贞观元年(627)改置东合州。
简介
南合州是广东雷州半岛广东行政区划,辖地今属广东省湛江市。唐武德四年(621年),废徐闻郡,复置南合州,州治在海康县(今雷州市)。
历史沿革
刘彻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伏波将军路博德率师平南县越,建置徐闻县,辖地为雷州半岛,隶于越州,县治郡治均设在徐闻县西南海滨讨网村(今二桥村)。
三国初属蜀汉,后归吴所辖。吴黄武七年(228年),改合浦郡为珠官郡,徐闻县隶之。赤乌五年(242年),属珠崖郡,郡治、县治均在讨网村。
晋平吴后,太康元年(280年),废珠崖郡,徐闻属合浦郡。
南北朝刘义隆元嘉八年(431年),复置珠崖郡,徐闻隶之,郡治仍设在讨网村;刘彧泰始七年(471年),珠崖郡并入越州,属越州,县隶之。
齐高帝萧道成建元元年(479年),合浦郡治从合浦移来讨网村,仍属越州。
萧赜永明年间(483—493年),徐闻郡先改名乐康县,后又改为齐康县,并置齐康郡领之,隶于广州,县治、郡治均设在讨网村。
梁普通四年(523年),越州(一说广州市)析出合浦县、高兴、齐康等郡置番州。大通(527年三月—529年九月)中,番州分置高州市,并改番州为合州。
大同末(546年),以南豫州合肥改合州。中大同元年(546年)六月,改岭南合州为南合州,驻徐闻县,即今雷州市,初领合浦、宋广、齐康、梁乐、齐乐等郡。陈辖合浦、齐康、定川等3个郡。辖境约当今广东省雷州半岛雷州、湛江市、遂溪县、徐闻县等市县地。
梁、陈间,齐康县先后析为齐康置扇沙、椹川、模落、罗阿、雷川六县。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齐康县为隋康县,并隋康县析地始置海康县。此时齐康郡废,隋康县同其他六县均属越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合州为合浦郡,隋康县隶之,不久又置徐闻郡,辖隋康、海康、扇沙、铁杷等县(此间模薄、罗阿、雷川县废,入海康县;椹川废,入扇沙县),郡治设在徐闻县讨网村。
唐武德四年(621年),废徐闻郡,复置南合州,州治在海康县。
唐贞观二年(628年),改隋康县为徐闻县,治所由讨网村迁芒海村(今芒海村),属东合州;八年(634年),改东合州为雷州市。
元朝时为雷州路。
明、清时为雷州府。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