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墓,是三国蜀汉名将赵云的陵墓,位于大邑县晋原镇东门锦屏山麓,距成都市51公里,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3432平方米。
赵云墓封土高2.3米,呈半圆形;形如小丘,周长29.1米。正中竖有宽1米、高2.5米的墓碑,四周有石砌女墙,古柏森森。墓前有清幽雅静的木结构四合院建筑。原有布局呈阶梯状,前后顺序依次为影壁、戏台、金水桥、端礼楼、前殿、天井、大殿、天井、拜庭和子龙墓,最后是桃园。建兴七年(229年),赵云病逝于成都,后主刘禅“敕葬赵子龙于成都锦屏山之东(今大邑县银屏山麓),建立庙堂,四时享祭”。赵云墓毁于明末兵火,后经多次兴废。新中国成立后,赵云墓被用来办学校。20世纪50年代是一所中学,到了80年代改为职业高中。在办学的过程中拆除了一些老建筑。
赵云墓于1961年被大邑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被成都市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赵云墓修缮工程于2023年3月正式启动,主要修缮戏楼、灵官楼、前殿、大殿、拜殿等5大主要建筑,预计2024年8月底完工,2025年面向市民群众开放。
历史沿革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正定县)人,三国蜀汉名将。建兴七年(229年),赵云病逝于成都,享年70多岁,是三国英雄中为数不多的寿终正寝的将领。时有“赐葬大臣于生地或主要活动地”的葬制,故后主刘禅“敕葬赵云于成都锦屏山之东(今大邑县银屏山麓),建立庙堂,四时享祭”。241年,蜀汉以“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赵云墓毁于明末兵火,后经多次兴废,一直规模不大。清康熙四年(1665)重建,后经乾隆、嘉庆、爱新觉罗·旻宁、咸丰、同治迭次培修。民国二年(1913)时,有人打开赵云墓墓道的石门入内查看,见有铁套棺悬于岩壁上,地室内有兵器架、万年灯缸等。以后,再无人进去过。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历史原因,赵云墓被用来办学校。20世纪50年代是一所中学,到了80年代改为职业高中。在办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拆除了一些老建筑。2008年后,学校从子龙庙迁出。
赵云墓于1961年被大邑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被成都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赵云墓修缮工程于2023年3月正式启动,预计2024年8月底总体完工,祠墓预计2025年面向市民群众开放。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赵云墓位于大邑县晋原镇东门锦屏山麓,距成都51公里,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3432平方米。
气候
赵云墓所处位置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日照较少,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的特点。气温随海拔高低变化。
建筑特征
赵云墓封土高2.3米,呈半圆形;形如小丘,周长29.1米。四周有石砌女墙,古柏森森。墓前有清幽雅静的木结构四合院建筑。原有布局呈阶梯状,前后顺序依次为照壁、戏台、金水桥、端礼楼、前殿、天井、大殿、天井、拜庭和子龙墓,最后是桃园。主体布局结构具有川西祠庙建筑风格的典型特征,单体建筑具有川西民居木构建筑的普遍特征。
赵云墓正中竖有宽1米、高2.5米的墓碑,上刻篆体大字“汉顺平侯赵云墓”,两侧刻有填金对联“赤胆永佑江原父老,忠魂犹壮蜀汉山河”,上有匾文“永烈千秋”。整座墓园依山而建,红墙环绕,四周广植翠柏、修竹。当年墓葬前有神道,已发现残损的神道碑,其封土底部是四层石条渐进式地围成圆形,上部为夯土筑成。
赵云墓有子龙祠,即“将军庙”,为木结构三进式四合院建筑,历史上几毁几建。每当衰败之时,总有人出面倡导修复振兴。明末张献忠起义军入川,子龙祠毁于兵燹。
开发与保护
赵云墓于1961年被大邑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被成都市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四川省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云墓修缮工程于2023年3月正式启动,占地面积约48.9亩,总投资约6496.30万元,主要修缮戏楼、灵官楼、前殿、大殿、拜殿等5大主要建筑。截至2024年7月,赵云墓维护工作已全部完成,部分建筑主体已修缮完成,预计2024年8月底总体完工,祠墓预计2025年面向市民群众开放。
相关人物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汉末混战,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对蜀国的建立功绩昭彰。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后,赵子龙曾驻防在成都大邑一线,留下了静惠山土城、望军楼、望羌台等征战遗迹处和许多英勇故事。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赵子龙病故,蜀汉有“赐葬大臣于生地或主要活动地”的葬制,后主刘禅“敕葬赵子龙于成都锦屏山之东(今大邑县银屏山麓),建立庙堂,四时享祭”。公元241年,蜀汉追谥赵子龙为顺平侯。
文化活动
赵云墓修缮工程完成后,大邑会与武侯祠“双祠联动”、整体发力,打造成都三国文化的重要名片。同时,发展与时俱进的三国文化产业集群,打造集华族历史文化体验、研学旅行、亲子游憩、生态旅居为一体的廉政文化公园;通过多媒体设备数字化呈现赵子龙及三国故事,与游客形成互动;打造文创产品,让文化活起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价值意义
赵云墓的建筑结构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代,具有成都地区清代木构建筑典型特征,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参考资料
各地争夺赵子龙故里 大邑将重建赵云祠墓(图).中新网.2024-07-18
蜀地印迹|赵云与大邑:忠魂犹自壮山河.今日头条.2024-07-18
成都大邑赵子龙祠墓预计2025年开放,将与武侯祠“双祠联动” .界面新闻.2024-07-18
四川:赵子龙与大邑的前世今生.今日头条.2024-07-18
「历史文化」巍巍锦屏 忠魂犹自壮山河‖杨庆珍.方志四川.2024-07-18
【历史文化】巍巍锦屏 忠魂犹自壮山河‖杨庆珍.澎湃新闻.2024-07-18
大邑县地情-地理环境.四川省情网.2023-08-08
赵子龙祠墓修缮工程最新进展来了→.微信公众平台.2024-07-18
成都大邑县将启动赵云墓整体保护开发.锦观新闻.2024-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