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
鲤鱼,中药名。为鲤科鲤属动物鲤Cyprinus carpio Linnaeus的肉或全体。分布于除西藏自治区以外,各省市、自治区。具有健脾和胃,利水下气,通乳,安胎之功效。常用于胃痛,腹泻,水湿肿满,小便不利,脚气,黄疸,咳嗽气逆,胎动不安,妊娠水肿,产后乳汁稀少。
入药部位
肉或全体。
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归脾、肾、胃、胆经。
功效
健脾和胃,利水下气,通乳,安胎。
主治
用于胃痛,泄泻,水湿肿满,小便不利,脚气,黄疸,咳嗽气逆,胎动不安,妊娠水肿,产后乳汁稀少。
相关配伍
1、治久痢噤口,病势欲绝:金丝鲤鱼一尾,如常治净,用盐、酱、葱、胡椒末煮食。(《溪单方选》)
2、治老人水气病,身体肿,闷满气急,不能食,皮肤欲裂,四肢常疼,不可屈伸:鲤鱼十两,葱白一握,火麻仁一升(熬,细研)。以水滤麻子汁和煮作,下五味椒、姜,调和,空心时渐食之。(《安老怀幼书》鲤鱼臛)
3、治单腹胀:用大鲤鱼一个,巴豆四十粒,将鱼了,将鱼脊割开两刀,将巴豆下在两刀路合住,用纸包裹,慢火烧熟,去豆食鱼,米汤下。(《万病回春》化龙丹)
4、治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鲜大鲤鱼500 g 1条(去鳞及内脏),醋30 g,茶叶6g。共放人锅内加水炖熟,空腹吃((1次吃不完,可分2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5、治妊娠内伤动胎,腹里㽲痛:鲤鱼一头(重一斤者,去鳞及肠胃,细切,去骨),苎麻根二两(干者净洗,),糯米五合。上以水三碗,先煎苎根,取汁二碗,去滓,下米并鱼,熬粥入五味,空腹食之。(《普济方》鲤鱼粥)
6、治妊娠胎脏壅热,不能下食,心神躁闷:鲤鱼一头(长一尺者,治如食法),生姜一两(切),豆豉一合,葱白一握(去须,切)。上以水五升,煮鱼等令熟,空腹和汁食之。(《普济方》鲤鱼汤)
7、治产后产后缺乳:鲤鱼200 g,木瓜250"g。煎汤吃。
8、治妇女月经失调,腰痛,心悸病头昏:鲜鲤鱼250 g,当归15g,赤小豆50 g,生姜少许,米酒适量。共煎汤服之。(7-8方出自《常见药用动物》)
9、治产后腹痛:赤鲤鱼烧灰,酒调服之。(《普济方》)
10治肺痈已成未成,胸中隐痛,咯吐脓血:金色活鲤鱼一尾(约四两重),川贝母一钱。先将鲤鱼连鳞剖去肚肠,勿经水气,用贝母细末掺在花胶内,线扎之。用上白童便半大碗,将鱼浸童便内,重汤炖煮,鱼眼突出为度。少顷取出,去鳞、骨,取净鱼肉浸入童便内炖热。肉与童便作二三次一日食尽。(《外科正宗》金鲤汤)
11、治凡肿毒已溃未溃:鲤鱼烧灰,醋调涂。以差为度。(《卫生易简方》)
12、治阴中生虫,亦治茄子疾:大鲤鱼一个,去头、皮,入硫一两。黄泥固,用火煅烟尽,为末,米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济阴纲目》硫鲤丸)
13、治诸癫风等疾:鲤鱼一斤,治净,白矾末四两,腌一两,日煎吃。(《普济方》)
用法用量
内服:蒸汤或煮食,100-240g。外用:适量,烧灰,醋调敷。
禁忌
风热者慎服。
采集加工
鲤鱼可用网捕、钓钩捕等。多为鲜鱼入药。
形态特征
体呈纺锤形,侧扁,腹部圆。头宽阔。吻钝。口端位,呈马蹄形。须2对。眼小,位于头纵轴的上方。下咽齿3行,内侧的齿呈臼齿形。鳞大,侧线鳞33-39。鳃耙一般为18-22。背鳍3,15-21,第3硬刺坚强,后缘有锯齿。臀鳍3,5。第3硬刺后缘也有锯齿。身体背部呈纯黑色,侧线的下方近金黄色,腹部淡白色。背、尾鳍基部微黑,雄鱼尾鳍和臀鳍橙红色。
生长环境
多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沼的松软底层和水草丛生处。除西藏自治区以外,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
论述
1、《本草衍义》:“鲤鱼,《素问》曰,鱼热中。王叔和曰,热即生风。食之所以多发风热,诸家所解并不言。《日华子》云鲤鱼凉,今不取,直取《素问》为正。万一风家更使食鱼,则是贻祸无穷矣。”
2、《纲目》:“鲤,其功长于利小便,故能消肿胀、黄、脚气、喘嗽、湿热之病。作则性温,故能去结冷气之病。烧之则从火化,故能发散风寒,平肺通乳,解肠胃及肿毒之邪。”
3、《本草经疏》:“鲤鱼,禀阴极之气,故其鳞三十六,阴极则阳复。故《素问》言:鱼热中。其气味虽甘平,然多食能令人发风热也。甘可以缓,故主咳逆上气,止渴。阴中有阳,能从其类以导之,故能利小便,使黄(疸)水肿、脚气俱消也。”
药理作用
1、降血脂,抗血栓,降低血液粘度,对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2、延缓衰老。(1)清除自由基。(2)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3)抗脂质过氧化。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