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鄂勋
胡鄂勋(1886—1937),又叫胡铁生,江西湖口人。民国初年江南一代大侠,江湖人称胡三先生,曾参加反清起义和国共联合大革命。通文史,善绘画,武艺绝伦。独创“鄱浪刀”刀法,尤以其中“马上七式”,简洁迅猛,便于实战。17岁中秀才,废科举后入南京三江师范学堂。曾执教江西省多所师范学校与江西陆军讲武堂。1919年受蔡漱芳校长与同乡校友所邀执教省立三师,期间响应“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潮与彭贡玮、饶思诚并称“革新三友”。学生中有方志敏、周庚年、傅抱石等。
基本介绍
胡铁生(1886—1937),号鄂勋。凰村乡下秦家人。4岁丧父,赖母教养成人,曾考取秀才。废科举后,入南京两江优级师范理科学习。修业期满,回江西任省教育厅主任秘书。继而受武汉市《大江白话报》之聘,担任主笔。此后,担任过万载县、临川区、南昌师范学校的老师,九江五邑中学校长,江西陆军讲武堂、江西吏治训练班教员,还任过湖口县教育局长之职。1928年在南昌市发起成立湖口旅省“钟山学社”,当选为社长,并主持出版了《钟声月刊》。
胡鄂勋为人正直、思想进步、嫉恶如仇,早年参加反清革命。1926年11月,回到湖口,先在均桥组织了湖口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工会组织——店员工会;1927。年4月,在义区发动农民斗恶霸、打土豪,组织了义区农民协会,并被选为主席。义区大地主周伯衡无恶不作,曾将一欠租农民绑在板凳上活活锯成两段。胡铁生乃组织群众将周伯衡捆交县长,请予治罪。县长受贿,欲将其释放。鄂勋乃率一千余群众,冲进县衙,威迫县长交出周伯衡。愤怒的群众将周伯衡游街示众,并控诉其种种罪状后,在东门外处死。
鄂勋学识宏博,广涉文史,善绘画,好骑马,又守信用、重承诺,有借贷不还者,从无怨言;民国十七年周庚年在南昌市避难,资产告罄时,鄂勋虽与之邵飘萍,却慷慨解囊。
胡铁生特别重视教育事业,曾募捐创办流泗小学,又开办县民众教育馆,对私塾师资进行考试甄别。他在江西省教育界服务20多年,学生遍及全省,著名画家傅抱石就是他的得意门生。
民国二十四年,胡铁生病归乡里。因他平时不蓄资财,故老而贫病交迫,靠借债度日。1937年病笃,仍对日寇侵华,忧心如焚,于弥留之际命书陆游《示儿诗》于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