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思诚(1882年10月-1958年8月),男,字让三,江西临川区钟岭乡人,是饶漱石的父亲。

饶思诚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幼年父母双亡,由伯父抚养,21岁应科举考试,取得科举最后一届的秀才。废科举后,饶思诚曾在临川县立高等小学堂、江西省立第三师范、江西省第一师范等学校任教。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饶思诚出任国民党江西省第一区党部常务委员、江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兼青年部长。1927年4月,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他积极组织领导青年学生配合“八一”起义。江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后,饶思诚出任副主席兼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5年、1957年又两次当选为江西省副省长。

1958年8月,饶思诚在庐山市病逝,享年76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82年10月,饶思诚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里,6岁丧母,8岁丧父,后由伯父饶静轩抚养,9岁开始读私塾,21岁应科举考试,取得科举最后一届的秀才。

工作经历

废科举后,饶思诚考入江西优级师范选科,后保送南京两江优级师范本科学习,并在毕业后回到临川区。1912年,饶思诚任临川县立高等小学堂堂长(校长),于1914年调江西省立第三师范任教。1920年,饶思诚调江西省第一师范任教兼训育主任,中共地下党员朱由铿陈赞贤邹鲁等都是他的学生。此外,饶思诚看到家乡有的小孩很会读书,却因家贫无钱而辍学时,发动群众没收当地豪绅汪生发的不义之财,置学田二十多亩,成立义学会,作为贫寒子弟的助学金,解决了部分贫寒子弟读书的困难。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饶思诚出任国民党江西省第一区党部常务委员、江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兼青年部长。1927年4月,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屠杀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他痛斥蒋、汪叛变,积极组织领导青年学生配合“八一”起义。 之后,饶思诚以江西省党部代表身份,出席由谭平山主持召开的中国国民党左派(有国民党党籍的共产党员多人)参加的联席会议,并以省党部执委身份,参加“八一”起义庆祝大会。后来,起义部队南下,他因病回临川。

1932年,饶思诚受南昌市第一中学校长吴自强聘请,担任该校教员,因病难以任教,改任省立图书馆管理员。1937年,饶思诚回老家养病兼教私学。1939年,他又受吴自强之聘回南昌一中任教,直至新中国建立。

江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后,饶思诚出任副主席兼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5年、1957年又两次当选为江西省副省长。在任期间,他关心教育,为发展人民教育事业提出诸多建议。 

人物去世

1958年8月,饶思诚在庐山市病逝,享年76岁。临终前,他把结余下的6000元工资上交组织。江西省委将此款转到他的家乡建房办学,以实现其兴教育才的遗愿。

个人生活

饶思诚的儿子是饶漱石,伯父是饶静轩。南昌解放后,陈赓带人看望他并送上银元。贫疾交加的饶思诚拒绝,并让陈赓把钱送往前线。之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饶思诚不顾自己年老,把子女送去参军,并参加南昌市立中学家长座谈会,号召家长把子女送去参军。与此同时,他还将长期保存的亡妻遗物金镯捐献出来,支援抗美援朝。

参考资料

百年学府 红色记忆① | 引导学生追求进步的师者—— 饶思诚.豫章师范学院.2024-04-02

饶漱石的父亲,陈赓给钱他不要,临终坚持要把工资上交给国家.柳州反邪-今日头条.2024-04-02

饶思诚 .东方娱乐时报.2023-12-02

饶思诚(党史人物).抚州史志网.202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