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秋雨,女,1955年生于南阳市,毕业于河南大学,本科学历。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周秋雨的演艺生涯是从豫剧开始的,从1969年开始她在河南南阳县豫剧团做过9年豫剧演员,曾经在《沙家浜》《龙江颂》《朝阳沟》《花木兰》《霓虹灯下的哨兵》《赵小花》《林冲》等剧目中饰演过“阿庆嫂、银环、春妮、赵小花、花木兰、林娘子”等十余个主要角色。

198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任教,后被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郭兰英以民族歌剧人才选进中国音乐学院,亲授中国民族歌剧和中国民族歌曲。1984年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学习新民族声乐唱法。

1985年作为歌剧“江姐”人选,被特招进入空政歌舞剧团工作,在此期间多次参加过各类的大型演出,担任独唱、对唱、表演唱等节目。曾参加1986年春节晚会的演出,参加了歌剧《爱与火的四重奏》的排练演出。并随剧团到新疆,浙江省湖南省等地演出,受到广泛好评。1994年参加中国唱片总公司主办的《郭兰英艺术生涯六十年》大型演出,演唱《绣金匾》。同年参加广电部举办的“中国民歌分类精英赛”获中南赛区银奖;1995年在北京举办独唱音乐会。1998年参加南阳市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唱《南阳喜迎八方客》,节目在河南广播电视台和中央三台播放。

现为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声乐研究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音乐研究会会员,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评审委员。

主要成就

教学成就

专门从事声乐教学和研究,编著有《话剧影视音乐剧声乐教材》,参编《声乐表演基础教程》,撰写《情为声之魂》《郭兰英民族声乐教学艺术漫谈》等多篇论文。独创的《运动中歌唱训练教学法》是集多年从事话剧、影视、音乐剧专业声乐教学研究的实践,把歌唱与多种运动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诸多表现方法的互动效果发挥到更高层次的一种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综合训练方法。

教学研究

1988年出任“郭兰英艺术学校”校长助理兼声乐系主任,其间主持编排的《编花篮》、《对花》女声表演唱被广东省电台选为优秀节目录播。自此开始了长达22年的声乐教学研究工作。

1992年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担任声乐教研室主任工作多年。主讲教授过将近30个表演本科,表演大专,导演混合本科班。教授过如:章子怡梅婷陈好王思思何子然朱媛媛辛柏青王千源(原名王锦鹏)、陶虹班赞陈思成张歆艺曾黎苏可贾一平谷智鑫王雷等众多知名演员和主持人。1994年随学院访问团到日本考察音乐剧专业;1997年被评为中央戏剧学院先进工作者。

2004年编著的《话剧影视音乐剧声乐教材》由中国戏剧出版社正式出版,填补了话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学的空白。

2004年在全国戏曲音乐研讨会上宣读论文《运动中歌唱训练教学法》。

2005年6月在北京举办《北京市儿童艺术剧院音乐剧尖子班毕业音乐会》,完整地展示了《运动型声乐训练教学法》的研究成果,并同时成功举办了《运动型声乐训练教学法》研讨会,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赞扬与好评。

2009年6月《运动中歌唱训练》教学方法被选为教育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班级合唱专题教育资源”示范教学,并担任项目的首席专家和指导老师。

2009年10月与《戏剧影视音乐剧声乐教材》配套的《运动中发声基础训练》教学光碟由北京市青少年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

社会活动

曾先后受聘于多家院校、单位: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声乐教学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表演班、声乐教学北京市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声乐教学中国戏曲学院、声乐教学北京盛基艺术学校、声乐教学北京现代音乐学院、声乐教学中国电影基金会培训学校、声乐教学明日之星培训学校、声乐教学北京演艺专修学院、声乐教学北京星城艺术培训中心、声乐教学南阳理工学院音乐系、声乐指导中央戏剧学院演出中心培训部、声乐教学新影人艺术沙龙、声乐指导。

嘉宾评委

连续多年参加文化部举办的“东方青山年艺术大赛”和团中央《星星火炬》大赛嘉宾评委。受澳门首届华人青少年艺术节邀请,参加“澳门首届世界华人青少年艺术节”嘉宾评委工作。

曾受聘为中国中央电视台神州大舞台栏目;中央数字电视青年学苑频道艺术中心声乐专家顾问。

参考资料

戏剧影视教学创作与管理(中央戏剧学院教师文集).新浪读书.2014-05-20

运动中歌唱训练教学法.优酷.201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