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显
王显(?-515年),字世荣,阳平郡乐平(今山东莘县)人。北魏大臣,元恪御医。
初为本州岛从事,自通医术,明敏决断。曾为宣武帝生母文昭甄皇后把脉,以功补仪曹郎中,迁游击将军,拜廷尉少卿,出为平北将军、相州刺史。京兆王元愉作逆,王显讨伐不利。入除太府卿、御史中尉,领太子詹事,封卫国县伯。延昌四年,宣武帝驾崩,以侍疗无效被杀。
人物生平
魏书 卷九十一 列传第七十九
王显,字世荣,阳平郡乐平人,自云东海郡郯县人,王朗之后也。少历本州从事,虽以医术自通,而明敏有决断才用。初文昭皇后之怀世宗也,梦为日所逐,化而为龙而绕后,后寤而惊悸,遂成心疾。冯太后敕召徐謇及王显等为皇后诊脉。徐云:微风入藏,宜进汤加针。王显云:"案三部脉非有心疾,将是怀孕生男之象。"果如显言。久之,召补侍御师、尚书仪曹郎中,号称干事。世宗自幼有微疾,久未差愈,王显摄疗有效,因是稍蒙眄识。
又罢六辅之初,王显为领军于烈问通规策,颇有密功。累迁游击将军,拜廷尉少卿,仍在侍御,营进御药,出入禁内。乞临本州岛,世宗曾许之,积年未授,因是声问传于远近。王显每语人,言时旨已决,必为刺史。遂除平北将军、相州刺史。寻诏驰驿还京,复掌药,又遣还州。元愉作逆,王显讨之不利。
入除太府卿、御史中尉。王显前后历职,所在著称,纠折庶狱,究其奸回,出内惜慎,忧国如家。及领宪台,多所弹劾,百僚肃然。又以中尉属官不悉称职,讽求更换。诏委改选,务尽才能,而显所举或有请属,未皆得人,于是众口喧哗,声望致损。后世宗诏王显撰《药方》三十五卷,班布天下,以疗诸疾。东宫既建,以为太子詹事,委任甚厚。世宗每幸东宫,显常迎侍。出入禁中,仍奉医药。赏赐累加,为立馆宇,宠振当时。延昌二年秋,以营疗之功,封卫国县伯。
延昌四年(515年)正月,世宗元恪夜崩,肃宗元诩践。王显参奉玺策,随从临哭,微为忧惧。王显既蒙任遇,兼为法官,恃势使威,为时所疾。朝臣托以侍疗无效,执之禁中,诏削爵位,流放朔州市。临执呼冤,直阖将军伊盆生以刀撞其腋下,伤中吐血,圈至右卫府,一宿死。
家族成员
祖父:王延和
父亲:王安道。。
轶事典故
初,王显构会元景,就刑南台。及王显之死,在右卫府,唯隔一巷,相去数十步,世以为有报应之验。始王显布衣为诸生,有沙门相面,后当富贵,诫其勿为吏,为吏必败。由是宣武区时,或欲令其兼摄吏部。每殷勤辞避。及元恪崩,元诩夜间即位,接受玺策。于仪须兼太尉及吏部,仓促,百官不具,以王显兼吏部行事。又王显未败之前,有妪卜相于市者,言人吉凶颇验。其子王已为郎中,闻之。微服就妪,问己终至何官。妪言:“君今既有位矣,不复更进,当受父冤。并如其语。
参考资料
魏书 卷九十一 列传第七十九.国学导航.2015-10-25
北史 卷九十 列传第七十八.国学导航.2015-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