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红文,女,毕业于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系博士学位。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1年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1994年7月起,任教于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系(后扩建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历任讲师(1994)、副教授(1996)、教授(1999)和博士生导师(2001)。
1999年10月至2001年9月在日本大阪大学工学大学院环境工学系做博士后研究。
2008年1月-3月瑞士水科学技术研究所(Eawag)高级访问学者。
现任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社会活动
中国化学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资源学会资源可循环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会委员。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
国际期刊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责任编委。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编委会成员。
国内期刊《环境化学》编委。
主要成就
教学成就
主讲本科生《环境化学》及《环境化学实验》(国家级精品课)。
硕士生《环境有机化学》。
博士生《高等环境化学选读》。
科研成就
研究领域
环境化学、生态修复与人体暴露。
科研项目
承担各类科技项目40余项,近些年主要有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短链(C2-C6)全氟羧酸及其共同前体物质在大气-土壤-植物体系迁移转化”,2016-2019,主持人
2.973计划课题“土壤复合有机污染过程与生物有效性”2014-2018,课题负责人 3.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新型污染物复合体系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2013-2016,主持人
4.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新型有机污染物在近海岸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及其对映体选择性研究”,2011-2013,主持人
5. 天津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利用共代谢机制修复汽油与三氯乙烯复合污染土壤”, 2010-2013,主持人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青年学者合作项目“短碳链全化合物(C4、C6)及其立体异构体在环境中来源与归宿”,2012-2013,国内合作者
7.国家水利部公益项目“滨海新区水库咸化及富营养化防治技术研究”(201101060),2011-2013,骨干
8.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滨海新区及周边地区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技术及示范”, 2012-2015,骨干
9.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全氟化合物的污染与归宿-水处理设施到环境水体”(2009DFA92390),2009-2011,主持人
10. 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原位电动生物技术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2008-2010,主持人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土壤典型有机污染物的界面过程及修复技术原理, 2008-2011,第一参加人
12. 天津市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大沽街道排污河底泥安全处置与河道生态修复技术集成及应用”, 2008-2011,课题技术负责人
主要论文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孙红文.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09-29
学院领导.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03-05
孙红文.中国知网.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