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雕开(公元前540-489),字子开,又字子若,又说作子修。汉族,东周春秋时蔡国人。孔子的学生。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漆雕氏之儒的创始人,著有《漆雕子》十三篇。
人物生平
《史记》记载,他曾随孔子学习《尚书》(即《书经》,是孔子所整理中国上古的历史资料)。《孔子家语·弟子解》亦说他“习《尚书》,不乐仕”。一次孔子叫他去做官,说:“子之齿可以仕矣,时将过。”他答曰“吾斯之未能信”,表示不愿做官。孔子听后很高兴。《论语·公冶长》亦有记载: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漆雕姓子的廷议,不在脸色上表现出屈服,不在眼神中表现出逃避,行曲则臣仆不顺从,行直则触怒诸侯,当世君主因其触犯而礼遇他。
漆雕开是孔子的弟子,无罪受刑而致身残,为人谦和而有自尊,博览群书,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他主持正义,刚正不阿,主张色不屈于人,目不避其敌,具有“勇者不惧”的美德。
学术成就
漆雕开发展了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学说。认为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恶。提出了“天理”和“人欲”的概念,形成了人性论。
著有《漆雕子》十三篇。其为论有理,深受好评。
历代追赠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膝伯”。
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平舆侯”。
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漆雕子”。
姓氏
漆雕(Qī diāo)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姬姓,春秋时吴国君主的后人有漆雕氏。周代吴国公族中分化出来的一支部落,其部落人以部落名命姓,称漆雕氏。春秋时期鲁国出过不少漆雕氏,以漆雕开最为有名;其后代以漆雕为姓,并奉漆雕开为漆雕姓之始祖。后来漆雕姓复姓就简化成单姓漆氏。
漆雕哆:字子敛,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弟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武城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封“阳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封“先贤”。
漆雕徒父:字子文,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弟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须句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封“高菀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封“先贤”。
2、出自以技艺职业为氏。相传漆雕最早出现时是职业称谓,是那些油漆装饰工的古称。他们的后代就以祖先的职业或技艺的名称中得姓,称漆雕姓氏。
3、出自姜姓,以水名为氏。漆氏系神农(即炎帝)后裔,本姓姜.神农后四十一代孙(即伯夷叔齐之孙)隐居漆水河(今陕西省县西,名曰漆河)之东,后徙商丘市之漆园,其后代有的遂以水名“漆”为姓,称漆氏,漆姓便由此开始。
4、出自少数民族中有漆氏,为瞒族长狄氏所改。古代鄋瞒族(春秋时期长狄氏的一支),其中有的改姓漆氏,称漆姓。
故事
姬匄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从叶地返回蔡国。这一天,来到了漆雕开的家乡鸿隙湖村,突然天空乌云密布,雷鸣电闪,倾盆大雨铺天盖地而来,孔子一行没法再往前走,只好住进漆雕开家。漆雕开家并不富裕,赶上连续数日的雨天,又加上这么多人的吃喝,家里存的粮食很快就被吃光了。为了不让孔子挨饿,漆雕开就冒着大雨,踏着雨水,独自一人到鸿隙湖里采藕为老师充饥,不幸落水遇难。三年后,他的同窗好友仲由在卫国做了官,他时时不忘记师弟为师殉难之事。不久,便奏于国君,追封漆雕开。
同门
颜回(子渊)闵子(子骞)颜幸(子柳)冉耕(伯牛)冉雍(仲弓)曹血阝子循)冉求(有若)颜文(子骄)
公西点(子上)石作蜀(子明)澹台灭明(子羽)漆雕姓徒文(子文)
参考资料
怀川讲堂|乐读《论语》公冶长第五(6):子使漆雕开仕.今日头条-焦作日报.2023-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