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多裂委陵菜

多裂委陵菜

多裂委陵菜(学名:委陵菜属 multifida)为蔷薇科委陵菜属的植物。分布于广布于北半球欧亚美三洲以及中国大陆的陕西省河北省云南省四川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黑龙江省吉林省青海省辽宁省、新疆等地,生长于海拔1,200米至4,3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山坡草地、沟谷或林缘,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具有止血、杀虫脒、祛湿热的作用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

直根圆柱形,木质化;根状茎短,多头,包被棕褐色老叶柄与托叶残余。

茎斜升、斜倚或近直立;茎、总花梗与花梗都被长柔毛和短柔毛。

单数羽状复叶,基生叶和茎下部叶具长枫柄有伏生短柔毛,连叶柄长5-15厘米,通常有小叶7,小叶间隔5-10毫米,小叶羽状深裂几达中脉,狭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l-4厘米,宽5-15毫米,裂片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先端锐尖,边缘向下反卷.上面伏生短柔毛,下面被白色毡毛,沿主脉被绢毛,托叶膜质,棕色,与叶柄合生部分长达2厘米,先端分离部分条形,长5-8毫米,先端渐尖.被柔毛或脱落,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但叶柄较短,小叶较少,托叶草质.下半部与叶柄合生,上半部分离,披针形,长5-8毫米,先端渐尖。

伞房状聚伞花序生于茎顶端,花梗长5-20毫米,花直径10-12毫米,花萼密被长柔毛与短柔毛,副萼片条状坡针形,长2-3毫米(开花时),先端稍钝,萼片三角状卵形,长约4毫米(开花时),先端渐尖;花萼各部果期增大,花瓣黄色,宽倒卵形.长约6毫米;花柱近顶生,基部明显增粗。

瘦果椭圆形,褐色,稍具皱纹。

花果期7—9月。

2n=14,28,42。

生长环境

中生植物,生长于山坡草地、林缘。见于兴安盟北部、岭西、呼锡高原,阴山山脉鄂尔多斯市贺兰山等州。

分布范围

产于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牙克市、海拉尔区鄂温克族自治旗新巴尔虎右旗)、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锡郭勒盟(东鸟珠穆沁旗、锡林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大青山)、伊克昭盟(乌审旗) 、阿拉善盟(贺兰山)。

主要价值

全草入药,有止血,杀虫脒、祛湿热的作用。

【来源】多裂委陵菜委陵菜属 multifida L.,以带根全草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性味归经】甘、微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血,杀虫。用于肝炎,蛲虫病,异常子宫出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研末外敷伤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变种

掌叶多裂委陵菜(变种)

本变种与正种的区别在于:单数羽状复叶,有小叶5,小叶排列密集,似掌状复叶。

草原旱生杂类草。典型草原的常见伴生种,偶尔可渗入荒漠草原及草甸草原中,见于呼锡高原、阴山山脉鄂尔多斯市等州。

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锡林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大青山蛮汉山)、伊克昭盟(乌审旗)。分布于黑龙江省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新疆、西藏自治区;蒙古、苏联也有。

矮生多裂委陵菜(变种)

本变种与正种的区别在于:植株极矮小症,花茎斜倚接近地面;花较小;基生叶有小叶5,连叶柄长3-4厘米,小叶裂片条形。花果期6-8月。

旱中生植物。生于高山草甸、山坡草地。见于呼锡高原、贺兰山等州。

产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阿拉善盟(贺兰山)。分布于我国河北、陕西、甘肃、青海省、西藏;伊朗、苏联也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