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通气综合征(hyperventilation 综合征,HVS),也称过度换气综合征、呼吸性碱中毒综合征、呼吸神经综合征、高通气综合征,为呼吸中枢调节异常、过度通气超过生理代谢而引起以呼吸困难为主、非器质性的多系统症状性疾病,是急诊科常见的病症之一。 

1938年,Kerr、Gliebe、Dalton提出“过度通气综合征”一词,描述焦虑引发的呼吸异常。该病病因包括身体缺氧、代谢增加、心理因素等,由于过多的二氧化碳被排出导致血液中酸碱值(pH)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降低,血浆碳酸氢盐相对增加,导致低碳酸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立即发生。该病的发病率在欧洲不同国家统计较接近,占门诊就诊总人数的4%~11%,常见于年轻女性。该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紧张、头晕、呼吸困难等。

过度通气综合征的辅助检查有动脉血气分析、Nijmegen调查表。治疗方法有一般处理、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重复呼吸疗法,急性发作时采用面罩(或袋囊)重复呼吸疗法,使吸入气体中CO2提高而减轻症状,常用药物有地西泮、三唑仑等。预防措施有尽量稳定情绪、规律生活、积极治疗控制原发病等。该病患者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在于医生对该病的认知程度,一旦确诊为该病,治疗相对简单,治疗效果满意。

病因

发病者常见于20~40岁的中青年,女性居多。常因精神压力大、急性焦虑、与人争吵情绪过分激动、过度悲伤哭泣等引起的生理、心理反应。

诱发因素

1.身体缺氧:长时间剧烈运动导致肌体缺氧,高频率的呼吸是对缺氧的代偿反应,但同时会造成二氧化碳排出过多而引起呼吸性碱中毒;

2.代谢增加:剧烈运动时代谢增加,肺血流量增多,反射性引起过度通气;

3.心理因素:神经高度紧张或情绪过度激动,呼吸频率增加引起的过度通气;

4.训练不当:部分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动作要领掌握不当,比赛时步频、摆臂及呼吸的协调不足或冲刺时步频过快,过早疲劳,而只能张口呼吸,因超体能而引起的过度通气。

发病机制

一般是由于过快的呼吸导致身体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而造成,由于过多的二氧化碳被排出导致血液中酸碱值(pH)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降低,血浆碳酸氢盐相对增加,导致低碳酸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立即发生。

低碳酸血症可引起脑血管收缩,导致脑血流下降、脑缺氧,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视物模糊、黑朦甚至晕厥。

碱中毒导致组织缺氧,并继发血钾及游离钙降低,从而出现手足和四肢的麻木、无力,甚至强直、肌肉痉挛和抽搐。严重时可引起心肌缺氧缺血,心电图出现ST-T改变和心律失常

流行病学

过度通气综合征的发病率在欧洲不同国家统计较接近,占门诊就诊总人数的4%~11%。该病在衰竭综合征患者中很常见,其发生率占内科住院患者的2.1%~10.7% 。D'Alba等研究发现青少年HVS的发生率为6.2%。Jones等研究发现正常成人HVS的发生率为9.5%。有研究发现39.5%~80.8%的HVS患者有手足搐搦症(tetany)。

临床表现

①精神症状:紧张、焦虑、神志淡漠、情绪激动甚至晕厥。

②头面部症状:头晕、口唇麻木或面色苍白,少数出现视物模糊,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晕厥等意识障碍。

③心胸部症状:胸闷胸痛心悸病

④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困难、呼吸浅而快,容易喘证,胸闷压迫感或窒息感。

⑤消化系统症状:肚子发胀、消化不良、排气、口干舌燥。

⑥肢体症状:肢体麻木、手足冰冷、手足或全身抽搐。

⑦其他症状:全身疲劳虚弱、头重脚轻、运动耐力不够等。

检查诊断

诊断标准

①发作时有典型的深快呼吸症状;

②深快呼吸与诱发此病相关联;

③发作时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异常减低,血液pH值升高;

④给患者吸入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一般为5%)气体时,发作可终止;

⑤发病前多有情绪刺激因素。过度通气激发试验也是HVS的一个重要诊断手段,可通过潮气末二氧化碳分析仪让患者自主过度呼气3分钟(60次/min)诱发出患者呼吸调节功能的不稳定性使其过度通气造成呼吸性碱中毒,全部或部分复制出重要症状。

辅助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

动脉血气分析可明确是否存在过度通气及其严重程度。主要表现为PaCO2降低,pH升高。测定pH可明确原发性碱中毒或原发性酸中毒,同时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DA−𝑎PO2)增大常提示肺部疾病可能是其基础病因。夜间测定通气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对疑为精神性过度通气有较高的价值,这部分患者睡眠时过度通气就消失了。

Nijmegen调查表

Nijmegen调查表包括如下16项内容:紧张感、呼吸短促、深快呼吸、感觉无法深吸气、心悸病、手足冷厥、焦虑、胸痛、头晕、胸部压榨感、手指麻刺感、视力模糊、思维混乱、手指或手臂僵硬、腹胀感、口周发紧。每一项分5级计分,0分表示从未出现过,1分表示极少出现,2分表示时有时无,3分表示经常出现,4分表示频繁出现。任一项计3分则表示已影响其生活,累计超过23分则为阳性。

鉴别诊断

过度通气综合征需要与癫痫、甲状腺功能低下、低血糖反应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

一般处理

向患者解释清楚症状与过度通气之间的联系,进行细心的心理疏导,解除患者精神负担,消除恐惧心理。必要时给予谷维素、镇静药如地西泮、三环类抗焦虑药如三唑仑等药物配合。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即腹式呼吸、缓慢呼吸,通过减慢呼吸频率减少或消除过度通气的倾向性。控制呼吸速度和频率是关键。指导患者学习腹式呼吸、缓慢呼吸,减慢呼吸频率,减少二氧化碳的呼出,使浅快呼吸向正常呼吸节律转变。

重复呼吸疗法

急性发作时采用面罩(或袋囊)重复呼吸疗法,使吸入气体中CO2提高而减轻症状。采用面罩或密闭不通气的容器限制通气,可戴口罩,无口罩的情况下,可以用硬纸片或纸张围成口罩状罩于口鼻处扣住患者口鼻,让呼出的二氧化碳吸入体内,纠正低碳酸血症,但要注意不要造成窒息;也可用低流量面罩吸氧,让患者感觉有气流,行暗示治疗。如果过度换气得到快速纠正,大部分患者不需要药物干预而达到症状缓解。

预防

1.尽量稳定情绪,避免过激、紧张、焦虑等。

2.增加与亲人、朋友的沟通,避免负面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

3.培养自己豁达开朗的性格,提高心理调控能力。

4.规律生活,参加适当的有氧锻炼如:八段锦、瑜伽等,减少剧烈运动。

5.参加高海拔旅行时,应根据自身状况量力而行。

6.积极治疗控制原发病,定期门诊随诊。

预后

HVS的患者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在于医生对该病的认知程度,一旦HVS确诊,治疗相对简单,治疗效果满意。

历史

1938年,Kerr、Gliebe、Dalton提出“过度通气综合征”一词,描述焦虑引发的呼吸异常。

参考资料

急诊室里的“纸老虎”丨过度换气综合征,你了解吗?.宜昌市中医医院.2025-04-08

【健康科普】过度换气综合征(呼吸性碱中毒)该怎么处置?.联勤保障部队第969医院.2025-04-08

Physical Phenomena Associated with Anxiety States: The Hyperventilation Syndrome.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2025-04-08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yperventilation syndrome and climate and air quality.sciencedirect.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