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毛草莓(拉丁学名:Fragaria nilgerrensis Schltdl. ex .J. Gay),别名锈毛草莓,为蔷薇科草莓属植物,是多年生草本,粗壮、密集成丛,叶三出,小叶具短柄,质地较厚,小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聚伞花序(1)2~5(6)朵,花序下部具一或三出有柄的小叶,聚合果圆形,呈白色、淡白黄色或红色,花期4~7月、果期6~8月。
黄毛草莓在中国产地有陕西省、湖北、四川省、云南省、湖南省、贵州省、台湾,主要生长于海拔700~3000米的山坡草地或沟边林下,具有一定的药用作用,其味苦,性凉,具有祛风、清热、解毒的功效。
来源
黄毛草莓指的是蔷薇科植物黄毛草莓的全草或果实。
采收加工
黄毛草莓通常在5~10月采集全草,然后洗净、切段,阴干备用或鲜用。
形态特征
植株:多年生草本,粗壮,密集成丛。
叶:叶三出,小叶具短柄,质地较厚,小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4.5厘米、宽0.8~3厘米,顶端圆钝,顶生小叶基部形,侧生小叶基部偏斜,边缘具缺刻状锯齿,锯齿顶端急尖或圆钝,上面深绿色,被疏柔毛、下面淡绿色,被黄棕色绢状柔毛,沿叶脉上毛长而密;叶柄长4~18厘米,密被黄棕色绢状柔毛。
花:聚伞花序(1)2~5(6)朵,花序下部具一或三出有柄的小叶;花两性,直径1~2厘米;尊片卵状披针形,比副尊片宽或近相等,副萼片披针形,全缘或2裂,果时增大;花瓣白色,圆形,基部有短爪;雄蕊20枚,不等长。
果和种子:聚合果圆形,白色、淡白黄色或红色,宿存尊片直立,紧贴果实;瘦果卵形,光滑。
花果期:花期4~7月、果期6~8月。
参考资料:
产地生境
黄毛草莓在中国产地有陕西、湖北、四川省、云南省、湖南省、贵州省、台湾,生长于海拔700~3000米的山坡草地或沟边林下。
种植技术
种子幼苗管理
(1)施肥:喷施有机肥。
(2)灌溉:保持湿度70%-80%。
(3)其他要点:草莓苗一般来自专门培育草薄幼苗的地里,或者是自家草莓园里葡甸茎繁殖的。选择幼苗时,要选那些中等大小,生长良好,没有病和虫子的相对较壮的幼苗。挖取幼苗的时候要记得带有一定量的土壤,挖好幼苗就种最佳,可以有效增加草莓苗的成活数量。最好在10月份左右种植草莓,太早气温有点高,一不小心就容易出现干旱的情况,灌溉不及时极有可能会出现旱死等造成减产;种植太晚,幼苗还没发育完全,没有能力抵抗整个冬天的寒冷。
注意:种植幼苗的时候需要注意深浅,若是太深,会掩埋新叶和生长点,然后阻碍生长,最后极有可能烂死。若是太浅,无法把根部完好掩埋,裸露在地表,阳光直射,容易出现干枯的情况。幼苗生长点与地面平行,新芽的顶部要露在地表,根部完全埋入土中是刚刚好的深度。种下后及时灌溉,随后根据天气情况补充水分,确保幼苗种植成功。
参考资料:
田间管理
(1)施肥:喷施有机肥。
(2)灌溉:保持湿度60%-70%。
(3)其他要点:不管是草莓还是其他作物,在贫瘩的土地上都无法良好的生长,所以一定要保证及时对草莓施肥。在入冬之前要施足肥,满足草莓整个冬天的需要,避免出现因为养分不足造成来年的减产。在花蕾大多成型之时,要追施充足的速效肥,利于草莓的吸取,促成开花结果,增长坐果率。在整个成长过程中,也要记得摘除老叶或者枯萎掉的叶片,衰老的叶子不只是不进行光合作用还消耗土地里的养分,容易出现病虫害,对草莓生长极其不利。
参考资料:
采收管理
(1)采摘和保存:选择没有雾没有露水的好天气采摘草莓,采收的草莓应该是八成熟,采摘的时候尽量不去损坏草莓的构造,爱护草莓植株,以免影响产量。
(2)分批采摘:因为草莓的所有果实成熟时候不一样,所以不可以一次性全数采收,需要分期分批的采摘。刚开始的初期,可以1~2天采摘一次,盛果期要天天采收,若是采收不及时,果实会腐烂变质,影响其他未成熟的果实,影响收入。
(3)适时采摘:采摘时间平常应在清晨露水方才干到午间高温到临之前或黄昏天气开始变凉的时辰。因为早晨和晚上气温相对于中午较低,果实比较硬,方便贮运,好采摘;正午前后气温太高,果实发软,果皮易碰伤流汁,影响果实贮藏和质量;露水没有干的时候采摘容易腐烂,不适合长途运输。
参考资料:
主要价值
食用:黄毛草莓的聚合果为白色,与常见的红色聚合果的草莓大不相同,而且酸甜可口,果香味极浓。另外,还含有一些特殊香气成分,果味独特、口感极佳。
药用:全草入药。有消炎解毒、接骨舒筋、祛风、清热之功效,可用于口腔溃疡、肾炎、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
营养:黄毛草莓鲜果不仅富含糖、酸、蛋白质等,还富含矿物质元素,除个别矿物质元素略低于参比水果(草莓、葡萄、车厘子、苹果)外,其他所测矿物质元素远远高于参比水果。其氨基酸种类齐全,总量较高,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5.22%,高于苹果、葡萄、草莓等,其中鲜味氨基酸谷氨酸的含量高达2.16克/千克。
主要变种
粉叶黄毛草莓(FragarianilgerrensisSchlecht. ex Gay var.mairei(Levl.)Hand.-Mazz.)与黄毛草莓的区别为:叶下面具苍白色腊质乳头。
病虫害防治
草莓白粉病
主要侵害叶片和嫩尖;花、果、果梗及叶柄也可受害。
(1)选用抗病品种。
(2)清理干净棚内或田间的上茬草莓植株和各种禾本科杂草后再定植,冬春季清扫果园,烧毁腐烂茎叶,生长季及时摘除病叶集中烧毁。
(3)合理密植,加强土肥水管理,增强植株长势,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果农之间尽量不要互相“串棚”,避免人为传播;
(4)防止偏施氮肥,控制徒长,注意通风换气,雨后及时防止过湿。
(5)发现病蔓、病果要尽早在晨露未消时轻轻摘下,装进方便袋烧掉或深埋。
(6)化学防治:把握在发病初期及时药剂防治。
草莓灰霉病
在草莓上主要侵害叶、花、果柄、花蕾及果实。
(1)控制施肥量、栽植密度和田间湿度,行地膜覆盖以防止果实与土壤接触。选用美国3 号,红衣等抗病品种,及时摘除老、病、残叶及感病花序,剔除病果。
(2)花序显露到开花前喷等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或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敌菌丹可湿性粉剂700倍液-1000倍液、抑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0倍液、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敌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10天1次直至大批果实采收结束。也可喷50%速克灵800倍液,或花前喷500倍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用施清乐40%悬浮剂1200倍喷洒、或用50%扑海因1000倍喷洒。
(3)注意选择茬口实行轮作,定植前深耕,提倡高畦栽培,药剂处理土壤,定植前每公顷撒施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千克-90千克后耙入土中防病效果好。保护地栽培可用45%百菌清烟董剂3千克/公顷-3.75千克/公顷或速克灵烟熏剂灭菌。
草莓烂果病
贴地果和近地面果实容易发病,叶柄果梗也可受害变黑干枯。
(1)选择避风向阳高燥地块种植草莓,苗床栽前可用氯化苦等进行土壤消毒。
(2)可喷洒15%庄园乐水剂2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400倍液,一般防治2次-3次即可收到较好效果。
草莓线虫:
肉眼不易看到,需借助显微镜。该虫对草莓的一生都有危害,开花前后危害症状最明显,可分为芽线虫和根线虫,是病毒传播的媒介。传播一是靠秧苗、二是靠土壤。
(1)清除病株,线虫的传播主要靠被害母株及匍匐茎,一起拔除,消灭病原。
(2)土壤消毒,栽前深翻土壤,用氯化苦进行土壤熏蒸消毒,温室可采用土壤熏蒸和密闭棚室进行高温闷蒸消毒。(3)热处理消毒,栽苗前把秧苗浸入35℃热水中浸泡10分钟,然后冷却再种植。
(4)轮作,避免重茬,减轻线虫的危害。
参考资料
农技课堂 | 黄毛草莓种植技术要点有哪些?. 云南三农通.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