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道林,男,汉族,1964年9月,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资源与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理事,中国土地学会土地经济分会副秘书长。

个人履历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主任,中国生态经济学会资源与环境经济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办公室特聘研究员,北京市土地出让地价评审专家,国土资源部征地补偿制度改革专家组成员。

朱道林号称中国土地产权理论第一人,他的书是考研考博的指定教材。

工作职位

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土地资源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土地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地产经纪人学会理事、中国土地学会土地资源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土地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地价评审专家组成员。

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

土地制度与土地行政管理 土地经济

不动产估价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研究方向

土地经济与房地产价格研究

国土资源部相关政策与技术规范的研究与制订

已完成项目

1992年至1996年 先后主持完成了“临沂市基准地价评估研究”、“北京市通县基准地价评估研究”、“临高县基准地价评估研究”等课题,研究探讨小城镇地区基准地价评估的技术与方法,提出地价分级理论,其中“山东省临沂市基准地价评估研究”项目于1994年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

奖。 1995年 主持完成了“土地管理系列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研究”课题。该研究成果已编入中国农业大学“125计划”成果汇编,所提出方案已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改中实施。

1994至1995年主持完成了“云南省马龙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课题。

1999年主持完成了“承德市基准地价修订评估研究”,探讨了城镇基准地价修订的技术和方法,对我国新一轮基准地价修订研究具有重要的探索价值。

1999年至2002年,作为主要参加人完成了“《农用地估价规程》的研究与编制”项目,该规程作为部颁标准已在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中实施。

2000年至2002年,作为主要参加人,先后完成了“加入WTO后我国土地资产管理政策研究”、“土地流转中的经济关系研究”、“我国土地市场体系与地价体系研究”等项目。

2001至2002年,主持完成了“土地收购价格内涵界定及测算方法研究”项目。

2002年主持完成了“临沂市城区土地定级估价研究”项目。

2002年,主持完成了全国国土资源大调查试点项目“拉萨市城市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研究项目。

2002年,参加国土资源部专项研究课题“征地制度改革研究——征地补偿标准改革研究”项目。

2002—2003年,主持国土资源部专项研究课题子课题“全国基准地价平衡技术规范研究”项目。

2002—2003年,参加国土资源部专项研究课题“城乡结合部土地价格调查研究”项目。

2002—2003年,主持完成了“赤峰市中心城区土地定级估价研究”项目。

2003年,主持完成“全国土地开发整理战略研究”子课题“粮食安全与土地开发整理战略的关系研究”、“生态环境建设与土地开发整理的关系研究”。

2003年,主持完成了“全国土地市场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方案设计研究”项目,该方案已被“中国土地市场网“所采用。

2002—2003年,主持国土资源大调查第三批试点项目“唐山市城市土地价格调查研究”项目。

2004年,主持完成了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课题“农用地定级估价成果在征地补偿制度改革中的应用”。

2004—2005年,主持完成了“沈阳市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沈阳市城市地价动态监测(2004)”项目,该成果已于2005年5月23日由沈阳市政府发布实施;

主要在研项目

1、主持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全国农用地定级估价成果汇总与建库总体方案研究”项目

2、主持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中心专项课题“土地价格内涵研究”;

3、主持德州市平原县、禹城市、临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项目;

4、参加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全国重点城市地价变化及房地价关系研究”项目;

5、主持“沈阳市城市地价动态监测(2005)”项目;

6、主持“淄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4-2020)修编”项目。

主要学术成就

学术著作

1、朱道林编著,《不动产估价》(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推荐教材),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

2、朱道林编著,《土地行政学》,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

3、参加编写,《土地估价理论与方法》(全国土地估价师考试统编教材),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4、朱德举 朱道林等编著,《西部土地资源保护基本知识》,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1

5、朱道林副主编,《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6、朱道林执行主编,《土地估价报告选编》,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2

7、朱道林著,《改革与发展中的中国土地市场》,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8、国土资源部,《农用地估价规程》,朱道林(第4完成人),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9、朱道林执行主编,《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理论方法实践》,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年

10、参加编写,《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房地产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1、朱道林主编,《房地产经纪人实务手册》,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年

12、朱道林主编《土地管理学——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教材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

13、朱道林 文聚 编著,《农用地定级估价理论与实践》,地质出版社,2008年14、冷宏志,朱道林主编,《土地资产管理理论与实务》(土地招标拍卖挂牌主持人资格考试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

学术论文

1、朱道林,董玛力,《地价和房价关系的经济学分析》,中国土地,2005(7),20-21

2、朱道林、曲长令、志勇,王霞,《沈阳市基准地价更新成果分析》,国土资源,2005(7)

3、朱道林. 高延娜. 郧文聚,《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概念与构成》,中国土地,2005(5)

4、强真、朱道林等,《城镇近郊农地征用价格评估方法研究》,农村经济,2005(5)

5、张明鸣,朱道林,《我国土地出让收益的代际关系分析》,农村经济,2005(4)

6、强真、朱道林等,《城市基准地价合理性判别方法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05(1)

7、蒋芳,朱道林,《基于GIS的地价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以北京市住宅地价为例》,经济地理,2005(2)

8、强真、朱道林等,《农用地转用生态补偿价格评估理论初探》,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2)

9、张明鸣,朱道林,《浅谈“圈地热”的诱因》,乡镇经济,2004(12)

10、王霞,朱道林,《地统计学在都市房价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中的应用——以北京市为例》,中国软科学,2004(8)

11、王霞,朱道林等,《城市轨道交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以北京市轻轨13号线为例》,城市问题,2004(6) 12、沈飞,朱道林,《政府制度性寻租实证研究——以中国土地征用制度为例》,中国土地科学,2004(4)

14、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朱道林,毕继业.《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对农村集体的经济福利影响》.农村经济,2004(8)

15、沈飞,朱道林.《政府和农村集体土地收益分配关系实证研究——以我国土地征用-出让过程为例》.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17(8)

16、朱道林,《现行征地补偿制度的五大误区》,国土资源,2004(6)

17、董德坤,朱道林,《城乡结合部农地转用的驱动力分析——以唐山市城乡结合部为例》,农村经济,2004(6)

18、朱道林,《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研究进展——全国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土地科学,2004(2)

19、季勇,朱道林,《我国不动产税收政策的拉弗曲线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4(3)

20、董德坤,朱道林,《农地非农化的外部性分析》,经济问题,2004(4)

21、季勇,朱道林,《我国不动产税制改革研究综述》,当代财经,2004(5)

22、蒋芳,朱道林,《住宅地价的区位模型研究——以北京市为例》,乡镇经济,2004(3)

23、袁弘 朱道林. 耿春华,《由临街地价推算区片价的方法探讨》,经济地理,2004(2)

24、朱道林,《现行征地补偿制度的理论思考,农村经济》,2003(6)

25、柯刚 朱道林,《试析“习惯亩”在农村税费改革中的不合理性——以贵州六盘水市为例》,农村经济,2004(2)

26、朱道林,段文技,《政府与市场——兼论房地产泡沫的防范》,中国土地,2003(3)

27、朱道林,《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协议出让——评《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中国土地,2003(7)

28、朱道林,蒋芳,《土地整理的产权经济关系与土地价格评估》,中国土地科学,2003(2)

29、朱道林,《制度变迁理论与我国不动产估价师体制改革》,国土资源,2003(3)

30、毕继业 朱道林等,《政府内部土地收益分配的博弈分析》,中国土地科学,2003(2)

31、毕继业 朱道林等,《国内土地收购价格确定方法》,中国土地,2003(8)

32、毕继业 朱道林等,《建立土地证券化的理论思考》,农村经济,2003(9)

33、朱道林,《探求风险运行规律——房地产估价行业风险的规避与防范》,中国房地产师,2003(4) 34、朱道林 毕继业 董为红,《土地收购如何界定价格内涵》,中国土地,2002(7)

35、朱道林 董为红,《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如何适应WTO》,中国土地,2002(2)

36、朱道林 季勇,《土地抵押价格内涵及产权经济特征》,中国土地,2002(4)

37、朱道林,《点土成金的秘诀——浅谈土地投资与土地基金》,国土资源论坛,2002(1)

38、朱道林 沈飞,《土地征用制度国际比较及其借鉴,研究征地问题探索改革之路》,中国大地出版社,2002

39、朱道林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原则与制度需求的矛盾》,国土资源,2002(11)

40、张辉 朱道林,《土地投资与土地基金,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5)

42、朱道林,《土地基金何去何从——我国建立土地基金的有关问题探讨》,中国土地,2001(10)

43、朱道林,《上市公司土地资产处置与评估等10余篇》,中国证券报,1999-2001

44、朱道林,《我国地产市场如何面对入世》,中国国土资源报地产周刊,2001(36)

45、朱道林,《利用市场机制发展存量土地市场》,中国土地,1997(11)

46、朱道林,《土地用途变更机制探讨》,中国土地,1997(9)

47、朱道林,《论市场机制和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中国土地科学,1996(S1)

48、朱道林,《试论土地增值,中国土地科学》,1992(6)

个人言论

针对目前的土地市场

房地产市场是一匹普氏野马,缰绳就是金融。当前土地市场的复苏说明了我们宏观调控取得了成效,投资4万亿起到了它的效果。在当期地价监测和土地市场监测的报告数据上,从地价上看,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同比数据为负,这表明以产业为主的城市它对市场投资与救市资金的反应肯定要慢一些,与此相反,一些渤海地区,尤其是资源性的城市,在这一点上就反应的比较快,相应同比数据就为正。从土地市场供应上看,西部土地供应提高的水平大于东、中部,也印证了这一原理。

针对“地王”与“天价地”

首先,它们都是通过招牌挂确定的价格。北京目前出现的几个“地王”均是在先挂牌、后拍卖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公开市场制定的价格。其次,目前确实有市场需求存在。在2008年在整个房地产市场调控预期还不是很明朗的情况下,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绝大多数房地产开发商没有去卖地,到了2009年,在目前宏观调控处于一种放松的阶段,买地的预期肯定是有的,从短期内爆发也是一种正常现象。第三,“地王”与“天价地”源自其特殊的区位条件和特殊的设施。以广渠门的“地王”为例,它是目前北京二环路之内还能够退出的为数不多的地块,区位的稀缺性造成了开发商的竞争。总之,“地王”与“天价地”的出现都是市场行为的结果。

针对房、地价关系

从理论来看,房价越高的区域,地价占房价的比例越高,鹿部长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的23%,仅是一个均值概念。

针对短期内复苏过快,“冰火两重天”所能引发的系列问题

首先,市场由冷转热这么快的原因值得分析。市场由冷转热这么快,归根结底是我们信贷政策、金融政策变化过猛,大量的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所致,事实上,救市资金应该是救实体经济,目前的状况必须引起宏观层面的关注,否则会带来更大的灾难。其次,地方政府供地过程当中有一些问题需要研究。例如单宗地的供地规模过大,北京广渠门“地王”面积为28万平方米,事实上太大了,一期开发不了,就形成了闲置,北京应效仿南京已有的作法,实行“小宗地出让”,这样可以避免目前出现的这种竞争。第三,需要研究如何规避地方政府炒地,为了解决地方财政收入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一直在制定土地出让的指标,即一年必须要卖多少地,这就造成了地方政府炒地,这一问题是一个经济基础的问题,也是一个政治的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第四,需要去关注房地产市场的供应结构问题。目前房地产市场复苏这么快,房价不但没有降还在往上涨,那究竟卖的都是什么房子?“90、70”的政策出台后,目前的90平米以下的房子在哪里?这个都需要我们的政府去关注。

针对今后政策导向

第一,应建立对“地王”与“天价地”的监控制度。控制开发期,防止闲置土地和坐收土地自然增值。监控土地规划条件,防止调整规划的投机行为。第二,应建立单宗地地块出让规模的控制制度。第三,充分利用金融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历史的经验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就地论地、就房论房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采取对路的金融措施。

针对“地王”产生后就带动了周边房价上涨的说法

这是一种“误区”,原因有二,其一是影响房价的因素,一个是区位,一个是基础设施,在这里基础设施是一个关键!当“地王”出现,其势必会造成当地基础设施负荷比重增加,降低当地用地效益;其二是“地王”建成投入市场,整体加大了地区内的房地产供给量,结果必然会降低周边房地产价格。基于上述原因,朱教授认为媒体应该正确引导消费者不要盲目跟风。

参考资料

现任领导.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2022-03-04

朱道林:农村宅基地退出是必然趋势.朱道林:农村宅基地退出是必然趋势.2016-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