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盖赤桉(学名:Eucalyptus camaldulensis var. obtusa)是禾本科桉属下的一个变种,主要为栽培。该树高25米,树皮平滑,暗灰色,片状脱落,树干基部有宿存树皮,嫩枝圆形,最嫩部分略有棱。在澳大利亚的分布最广,在我国栽种的面积也较广,从华南到西南均有栽培。

形态特征

钝盖赤桉是一种大乔木,高度可达25米。树皮平滑,暗灰色,片状脱落,树干基部有宿存树皮。嫩枝圆形,最嫩部分略有棱。幼态叶对生,叶片阔披针形,长6-9厘米,宽2.5-4厘米;成熟叶片薄革质,狭披针形至披针形,长6-30厘米,宽1-2厘米,稍弯曲,两面有黑腺点,侧脉以45度角斜向上,边脉离叶缘0.7毫米;叶柄长1.5-2.5厘米,纤细。花果特征:伞形花序腋生,有花5-8朵,总梗圆形,纤细,长1-1.5厘米;花梗长5-7毫米;花蕾卵形,长8毫米;萼管半球形,长3毫米;帽状体长6毫米,近先端急剧收缩,尖锐;雄蕊长5-7毫米,花药椭圆形,纵裂。蒴果近球形,宽5-6毫米,果缘突出2-3毫米,果瓣4,有时为3或5。花期12月-8月。

栖息环境

钝盖赤桉在澳大利亚的分布最广,除荒漠及半荒漠外,几乎各地均有分布,较适度的条件为海拔250米以下的地带,年降水量为250-600毫米,冬季只有轻霜的生境;最常见于河流沿岸。

变种

钝盖赤桉的枝条稍下垂,花梗长3-4毫米,帽状体短,约与萼管等长、先端钝。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均有栽培。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