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展画,男,1955年7月生,浙江省乐清人,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学专业,1986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硕士毕业。
研究方向
教育基本理论、比较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研究、比较教育。
个人作品
著作
1.《教育均衡发展的创新之路(第一卷)》专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9
2.《知识与技能-中国职业教育60年 》编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9
3.《浙江省第二届职业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丛书 》编著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2006.10
4.《现代农民培训体系的探索》编著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6.10
5.《机电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编著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6.10
6.《寻求跨越 浙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专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12
7.《浙江省创新教育研究与探索》教材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2.1
9.《高等教育学》教材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4
10.《世界教育大事典》工具书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9
11.《世界教育大系-高等教育》编著 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0.12
论文
1.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中的学生参与——以北欧五国为例[J],教育研究,2007,(1),66-71
2.公立学校“科层制批判”的反思与批判[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172-182
3.美国公立高等教育的三大政策议题[J],教育研究,2008,(9),98-103
4.硕士研究生学制国际比较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武汉市)
5.民主的教育哲学[J],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2008,(6),10-12
6.后现代视野中的高等教育[J],教育研究
7.论高等教育的产业属性[J],教育发展研究
8.高等教育"第四职能":技术创新[J],教育研究
9.美国高校研究生的学费及资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0.当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评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11.重视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J],教育研究
12."情境教育"模式对建构教育原理的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
13.知识经济的挑战与基础教育的应答[J],人民教育
14.教育理论构建的认识定位问题[J],浙江教育出版社
15.20世纪上半叶美国公立高等教育特色形成的历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1),83-88
16.我国高职高专教育评价摭谈——兼评“中国大学排名”现象[J],高等教育研究(武汉市),,(1)
17.德育:走向关爱——浙江省南浔区“学生成长导师制”调研报告[J],当代教育科学(原名:山东教育科研),(1)
18.大学精神:大学生命的灵魂[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19.实践哲学的复兴与教育学的新生[J],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2008,(5),25-29
20.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J],教育研究
21.在社会发展背景下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再认识――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批判[J],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22.李普曼以对话为核心的儿童哲学课程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
23.美国校园危机管理的组织架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武汉市),2008,(9),99-102
24.研究性学习:姓“学”不姓“研”[J],教育发展研究
25.在社会发展背景下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再认识――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批判[J],比较教育研究
26.再论高等教育的产业属性[J],教育研究
27.培育“科研先导型”教育[J],河南教育
28.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比较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2(4)
29.关于“教育原理”的一种新诠释[J],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
30,.论高等教育的产业属性[J],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
31.教育理论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
32.发展性、动态性、多样性[J],教育研究
33.新型德育模式探索――浙江省长兴中学德育导师制调研报告[J],教育发展研究
34.南非国家课程的实施、调整及启示――评南非“2005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
35.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2),57-60
36.美国教育公平发展中的补偿性政策——以《初等与中等教育法》颁布四十余年的政策实践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07,(10),27-32
37.高等教育收费政策:国际比较、模式及趋向[J],中国高教研究,2007,(9),26-29
38.高等教育哲学的“智慧论”探索——读周光迅等著《哲学视野下的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武汉市),2007,(4),103-106
39.我国研究生自主招生的策略与方法浅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4),18-22
40.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2009,(9),29-33
41.让教育实践者成“家”让教育家成群体[J],人民教育,2008,(3),6-8
42.和谐校园:教育的新追求[J],人民教育,2007,(5),11-13
43.以政策软实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解析“北仑区现象”[J],人民教育,2008,(24),6-8
人物言论
教育的本意是育人,教育的真谛是因材施教。但令人遗憾的是,经过多年的演化,学校教育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异化,育人功能不断地被弱化,甚或被束之高阁,传授“学科知识”事实上已成为教育的“第一要务”,学校成了“知识加工场”,课堂成了“知识传输带”,学生成了“知识存储器”。诞生于工业化时期的“班级授课制”是当下学校的最基本制度,它以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要求、统一的教学进度和统一的教学方法为取向,追求效率至上,深深地浸润着“批量生产”的意志,不断地强化着学校教育“标准件生产”的属性,与此同时,不断地强化着学校“标准化质量管理”的倾向,从而催生了“千校一面、万人一书、万教一法”的可悲局面。在这种模式下,校长的主要责职似乎只是根据特定的并且是统一的“质量标准”,检查教师“生产”的“产品”是否合格,从而沦落为“质检员”的角色。于是,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往往在这种模式中受到扼制抑或窒息,其逻辑结果便是“高分低能”的批量化产出。这就是“钱学森之问”鞭笞所达。
获奖情况
1.《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比较研究 》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006.10
2.《我国高职高专教育评价摭谈——兼评“中国大学排名”现象 》2006年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 2006.8
3.《在社会发展背景下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再认识――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批判 》浙江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06.3
4.《寻求跨越——浙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九五”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研究成果一等奖2004.12
5.《寻求跨越——浙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浙江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4.12
6.《教育理论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优秀奖 2001.9
7.《适应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加快浙江省高教发展速度》浙江省调研优秀成果奖 一等奖 2000
学术兼职
“十五”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科评审组成员;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浙江省教育学会副会长;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人事任免
2015年11月,免去方展画同志的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职务。
参考资料
方展画.浙江大学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网.2013-01-21
方展画.浙江大学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网.2013-01-21
方展画.浙江大学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网.2013-01-21
厅机关及直属单位2015年10月干部任免信息.新华网.201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