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许强

许强

许强,男,汉族,中国国籍,1968年6月出生,四川南江人,九三学社社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人大代表。现任成都理工大学校长,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88年9月至1992年7月,许强在成都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本科学习,随后在成都理工学院工程地质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1997年7月,他在成都理工学院获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博士学位。1997年7月起,许强在成都理工学院任教,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许强担任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2004年1月至2014年3月,他担任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2014年3月起,许强担任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常务副主任,2019年5月至2023年10月,他担任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2022年4月起,许强担任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23年8月,他入选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10月起,他担任成都理工大学校长,主持并负责学校行政全面工作。

许强主要从事地质灾害防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一直从事斜坡变形破坏理论与防治技术研究,在滑坡成因机理、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创造性学术成就。曾作为国务院、自然资源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核心专家,参与了中国数十起重大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他先后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中国地质学会首批会士,国务院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减灾委员会第四届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天府万人计划天府杰出科学家。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许强,1968年6月出生于四川省南江县的一个偏僻农村。在南江中学的日子,对于物理的偏爱与执着渐露头脚,他开始萌发了献身航天或核武工业的理想。

1988年9月至1992年7月,许强在成都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本科学习。1992年7月至1994年7月,许强在成都理工大学工程地质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1994年7至1997年7月,许强在成都理工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7年7月起,许强在成都理工学院任教。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许强担任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2004年1月至2014年3月,许强担任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

2004年,达州宣汉县天台乡发生特大型滑坡,许强奔赴现场调查,提出解决方案,组织团队高质量完成工程任务。2005年,丹巴县城后山出现大面积滑坡,许强站在滑坡体现场,分析判断,提出科学抢险方案。丹巴县县城最终保住,5000多群众幸免于难。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当晚,许强就作为第一批深入地震震中的专家,奔赴受灾最严重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城,在落石和余震中迅速投入工作,查看现场滑坡、塌方情况,为应急救援提供安全保障。

2014年3月起,许强担任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常务副主任。2019年5月,许强担任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

2019年4月28日,四川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大会在金牛宾馆举行。四川省唯一一位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殊荣的高校代表是许强,他在大会上接受表彰。

2022年4月起许强担任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23年8月31日,入选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10月起许强担任成都理工大学校长。

2024年5月,许强在《国家治理》杂志发表《以新质生产力全面提升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一文。文章指出高等院校尤其是行业特色高校应聚焦服务国家战略,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良性循环,为防灾减灾救灾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推动力和支撑力。

2024年7月,许强教授团队在环境科学领域 top 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发表了题为 “Active landslide detection using integrated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ies for a wide region and multiple stages: A case study in southwestern China” 的研究论文。

2025年2月18日至20日,成都理工大学校长许强率队前往陕西省,先后与陕煤集团(简称陕煤集团)及其旗下陕西煤业、陕煤陕北矿业公司、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神南矿业公司开展交流座谈并实地考察,旨在加强校企沟通交流、探索多领域合作机遇,为产学研深度融合注入新动能。3月,成都理工大学校长许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以创新为驱动,培养高校全员AI素养,构建知识图谱、模型。

2025年3月,许强在全国两会上呼吁加强地震高风险地区房屋抗震改造,从源头提升民众抵御灾害的能力。

主要成就

研究方向

许强主要从事地质灾害防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一直从事斜坡变形破坏理论与防治技术研究,在滑坡成因机理、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创造性学术成就。他专长于滑坡灾害成因机理、早期识别、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曾作为国务院、自然资源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核心专家参与5·12汶川地震5·2芦山地震8·8九寨沟地震等数十起重大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有媒体形容他为“地灾医生”,称其“‘上天入地’想办法,用科技‘慧眼’排隐患守家园”。

科研项目

许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重点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基金等科研项目60余项。

科研成就

许强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E数据库收录260余篇,出版专著16部,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编写行业规范和指南3部。

学术论文

学术专著

发明专利

软件著作

参考:

教研成果

组建团队

2019年6月4日,四川省 “‘十佳’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揭牌仪式在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灾国重实验室)举行。许强的 “‘十佳’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成功入选,且成为省教科文卫工会系统唯一获评四川省 “十佳” 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案例。

许强“‘十佳’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是许强领衔,主要成员12人,先后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973课题;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重大项目课题、重点项目、杰青、优青等国家级项目及其它项目上百项。

学科人才体系

许强、巨能攀等人对学校的地质工程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讨。

一、提出“重视地质基础、强化工程素养和 设计与创新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理念。地质工程学科具有地质学和工程学的双重特 性,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地质学基础,还需具备良好的工程素养。

二、全面构建地质工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地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和地质灾害防治与 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以地质工 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 设为契机,以“五大平台”、“八大体系”的建设为 手段,从而实现全面构建地质工程本科创新人才 培养体系。

三、推广应用效果:通过以上平台建设和管理机制,地质工程成 功申报和建设了六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工程地 质分析原理”国家级精品课程、“十一五”国家级 规划教材5本、勘查技术与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 地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质工程国 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四川省教 学名师2名。

2008年度,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地质工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一三五”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及在地质工 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同时,发表相 关教研论文10篇。本专业教学科研团队被教育部 批准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创新团队,近五年获国 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有国家杰出青年 基金获得者 1 名,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名,国 家百千万人才4名。

许强坚持为本科生教授《工程地质分析原理》等专业核心课程,于2008年获得四川省“教学名师”称号。

社会任职

许强曾作为国务院、自然资源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核心专家,参与了中国数十起重大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他还是中国地质学会首批会士,国务院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减灾委员会第四届专家委员会委员。

荣誉奖项

许强作为核心成员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第2、第7)、二等奖1项(第1),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7项、二等奖4项,国家一级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他曾先后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天府万人计划天府杰出科学家。

人物评价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李文辉,是这样来评价自己的这位老师——“许强教授平日里话不多,但上到讲坛,他就好像被施展了魔力一样充满激情。你会发现,他讲课的内容是近期精心修改的;他做过那么多科研或者生产的项目,里面充满了实例论证。有时候上课,他可以孜孜不倦地从晚上七点半讲到十点半。你会体会到,一位老师站在他看待问题的高度,给你无微不至地传授知识,是那样的充实和精彩。最记忆犹新的是,他讲解降雨基岩的滑坡分类。他把自己研究过的滑坡进行系统化的总结,然后把最新的研究成果、思考、解决问题的期望抛给大家,从而引发更多的讨论与思想火花的碰撞。那部分讲得最精彩,可以看出来,这是他的心血所在。”(成都理工大学网 评)

参考资料

许强介绍页.成都理工大学.2024-03-25

十五年教学生活后的新感悟.成都理工大学新闻网.2025-03-11

许强.成都理工大学.2025-03-11

许强:攻克特大山洪泥石流治理难题.四川统一战线.2024-11-27

许强任成都理工大学校长.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2025-03-11

两会丨全国人大代表许强:建议加强地震高风险地区房屋抗震改造.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2025-03-11

关于公布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的公告.中国科学院.2023-09-03

关于公布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的公告.中国科学院官网.2024-03-25

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地灾医生”许强:用科技“慧眼”排隐患守家园.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地灾医生”许强:用科技“慧眼”排隐患守家园.2025-03-11

四川发布24名干部任前公示 4人拟任正厅级领导职务.川观新闻.2019-05-20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任免何强 毛大付等职务的通知.四川省人民政府.2019-05-20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川内唯一高校代表许强:多次成功预警地质灾害的“预言家.成都理工大学.2025-03-11

薪火相传 | 杨丹当选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会新一届主委(附班子成员介绍).今日头条.2022-07-05

成都理工大学换帅:刘清友任党委书记,许强任校长.百家号.2025-03-11

校长许强在《国家治理》杂志发表封面文章.成都理工大学.2025-03-11

科技拾萃 | 联合研究专题二课题1许强教授团队在基于多源遥感技术的潜在滑坡隐患探测方面取得新进展.今日头条.2025-03-11

成都理工大学许强校长带队赴陕煤集团开展校企交流.微信公众号.2025-03-11

许强代表:探索人工智能教育新模式 培养定义未来的人.百家号.2025-03-11

许强代表:建议加强地震高风险地区房屋抗震改造.腾讯网.2025-03-11

【人事】九三学社社员许强任成都理工大学校长.团结报.2025-03-11

许强.中国知网.2025-03-11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第4版).豆瓣读书.2025-03-11

国内外锂资源开发现状及产业发展预测.中国知网.2025-03-11

三峡库区滑坡灾害预警预报手册.微信读书.2025-03-11

国内外锂资源开发现状及产业发展预测.中国知网.2025-03-11

国内外锂资源开发现状及产业发展预测.中国知网.2025-03-11

国内外锂资源开发现状及产业发展预测.中国知网.2025-03-11

许强.许强.2025-03-12

模拟山体滑落导致尾矿库溃决的试验系统.万方数据.2025-03-11

一种同轴波导大量程位移传感器.万方数据.2025-03-11

用于滑坡灾害InSAR早期识别的关键参数分析方法.万方数据.2025-03-11

智能实时过程预警方法、系统、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万方数据.2025-03-11

二氧化碳驱替岩芯的弹性参数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万方数据.2025-03-11

国内外锂资源开发现状及产业发展预测.中国知网.2025-03-11

国内外锂资源开发现状及产业发展预测.中国知网.2025-03-11

一种反馈型事件驱动式模拟信号变频采集电路.成都理工大学.2025-03-11

一种反馈型事件驱动式模拟信号变频采集电路和集采方法.成都理工大学.2025-03-11

国内外锂资源开发现状及产业发展预测.中国知网.2025-03-11

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成都理工大学.2025-03-11

许强“‘十佳’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揭牌仪式在校举行.成都理工大学新闻网.2025-03-11

地质工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成都理工大学.2025-03-11

许强.成都理工大学.2024-11-27

许强.爱课程.2025-03-11

十五年教学生活后的新感悟.成都理工大学新闻网.2024-11-27

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19-05-20

痴情地质终不悔 .成都理工大学新闻网.2025-03-11

黄润秋团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四川省人大常委会.2019-05-20

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出炉! 四川这些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上榜.遂宁新闻网.201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