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长城,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境内,在小河口象征爱情、和平的花纹雕刻出现在了长城上,当时供戍守官兵遮风避雨休息的敌楼两端各有一个拱形的石券门,此段长城充分体现了浓厚的和平与女性色彩,在门窗拱框上,刻满了狮子绣球、木马兰花、祥云彩带等,更为称奇的是有一种图案盘旋屈曲、线条复杂,好似缠绕在一起的两枝莲花,当地人们叫它“缠枝莲”,是夫妇恩爱的象征。

建设背景

女性长城,位于葫芦岛市绥中县境内的全国罕见细腻女性长城,象征爱情、和平的花纹雕刻居然“镶嵌”到了长城上,一块块条石上刻满了狮子绣球、木马兰花、祥云彩带等充满和平与女性色彩的花纹图案。这些新近被长城专家称为“女性长城”的细腻长城刚发现不久,就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慕名前来参观,并一赌为快。

地理环境

1、这些新发现的充满女性和平色彩的长城位于绥中县永安堡乡小河口村,是保存较为完好的明代长城之一。小河口长城坐落在绥中县西沟村一带雄险陡峭的燕山上,是辽宁省河北省的分界线。

2、小河口长城贯穿西沟村的6个自然屯,小河口是其中一个,然后沿山梁进入河北省抚宁区境内,全长58公里。由于此段长城处在地势险要的地理位置上,被人们誉为第三八达岭长城,因地处偏僻,山势险恶,故人迹罕至,保存完好。

历史沿革

1、小河口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名将戚继光被调到今辽宁、河北、北京市一带整顿边务,所带将士均为平倭有功的浙江义乌兵。根据《明史・地理志》记载,绥中县境内的长城由广宁前屯卫(现在的绥中县前卫)负责守护,守护长城军队的总部设于前卫。由于工程浩大、守卫任务艰巨,戚继光为稳定军心,允许一部分家眷随军。据研究者考证,小河口长城修好后,敌楼被分到各家各户守卫,官兵们于是携妻带女在敌楼上安下家来,后逐步从长城上搬下来,在附近生息繁衍。至今山脚下长城守军的住宅还保存完好。

2、对长城颇有研究的刘福生分析,绥中县境内长城雕刻这样的图案,肯定与当时的戍边将士可以带家属的情况有关,这段长城经过长城专家考证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组织修建的,在这里戍边的将士也是戚继光从义乌市带来的,这里的戍边将士及其家属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赞美和对和平的渴望,这一切都体现在他们所修建的长城的雕刻上。

科研成果

1、小河口长城考察者们在此段长城又有了新的发现,代表着边塞和战争的万里长城,在小河口段有了微妙变化,象征爱情、和平的花纹雕刻出现在了长城上。当时供戍守官兵遮风避雨休息的敌楼两端各有一个拱形的石券门,上刻有图案,用水洇湿后隐约可辨,有的刻有云彩,有的是两头狮子耍绣球

2、此段长城充分体现了浓厚的和平与女性色彩。在门窗拱框上,刻满了狮子绣球、木马兰花、祥云彩带等。

3、更为称奇的是有一种图案盘旋屈曲、线条复杂,好似缠绕在一起的两枝莲花,当地人们叫它“缠枝莲”,是夫妇恩爱的象征。

4、这类有装饰图案的雕刻在现存明长城中十分罕见。明长城沿线曾发现过记载筑城官兵番号及筑城时间的文字砖,有的关隘城墙上还镌有“精忠报国”等字样,但如此线条柔美、寓于生活情趣的浮雕图案还是首次发现。

5、长城很多地方的城墙上都有雕刻,但大多数都是带有卫国戍边士兵报效祖国等充满阳刚之气的图案,而充满女性阴柔之美,富有生活情趣的雕刻只在绥中县才有所发现。

旅游信息

1、葫芦岛市发现“女性长城”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慕名前来参观“女性长城”的世界各地的长城爱好者们纷至沓来。

2、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期间,来自各地的热衷长城游的人们或三一群儿、两一伙儿,或者是携妻带子,纷纷来此一饱眼福,看到如此细腻的原汁原味的古长城,游客们无不为祖先高超的“建造长城技术”赞叹不已。

3、一位游客表示长城国内很多城市都有,但充满女性色彩的这么好的长城还是第一次亲眼看到,看到女性长城让我们感到新鲜刺激,更让我们开了眼界,我们真是不虚此行。

4、葫芦岛市旅游局负责同志说,目前葫芦岛市已经将此段珍贵的“女性长城”保护起来,正在积极想办法努力开发,以尽快让这段全国仅有的“女性长城”旅游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展现给世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