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刘伟,男,出生于1970年6月,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北京邮电大学机交互与认知工程实验室主任、人机混合智能专家。
2006年9月起,刘伟任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副教授、岗位教授,研究生导师。2012年,刘伟在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2016年12月,其任中央军委科技委员会创新特区人机融合智能主题组首席科学家。2019年12月17日,刘伟出席“2019中国智慧企业发展论坛”并发表演讲。2023年12月20日,刘伟参加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复行”公共管理讲座。2024年4月,针对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课程,需要避免哪些误区,刘伟给出了意见。
刘伟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机交互,人机融合智能,态势感知。曾获得北航第三届“优秀博士论文研究基金”。
个人经历
教育经历
1991年6月,刘伟毕业山东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1999年6月,刘伟获得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安全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并担任校男蓝队长。1999年9月至2003年12月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机与环境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毕业论文为:“驾驶工效综合评定实验台及飞行员情境认知的研 究”,获北航第三届“优秀博士论文研究基金”(全校共6人),班长。2004年1月至2006年9月,刘伟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机与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后。
工作经历
2006年9月起,刘伟任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副教授、岗位教授,研究生导师,2012年,刘伟在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人机融合智能、人因工程等。2016年12月,刘伟任中央军委科技委员会创新特区人机融合智能主题组首席科学家。2019年12月17日,刘伟出席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的“2019中国智慧企业发展论坛”并发表演讲。
2021年12月,在关于“元宇宙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的综合,它实际上并非新的东西话题中。”刘伟表示,“元宇宙是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跨越未来的发展方向,但还有些技术问题未能很好地解决。”2023年12月20日,刘伟参加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复行”公共管理讲座。2024年4月,在关于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课程,需要避免哪些误区话题中,刘伟认为,人工智能基础教育要防止两个“极端化”,一是过于复杂;二是过于简单。同时,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技术的学习,但也要与生理、心理、社会学知识等相融合。这样才能让青少年形成完善的智能观。
研究方向
刘伟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机交互,人机融合智能,态势感知。
科研项目
主要作品
出版作品
学术论文
社会任职
社会活动
2019年10月21日,刘伟出席第九届北京香山论坛平行安排了8个分组会议,其中第八分组会议议题为“人工智能与未来战争”。刘伟教授在会上进行了发言指出,未来人工智能和正义的战争应该承担着人类和平的使命,人负责做正确的事,公平正义、共同命运、安全可控,而人工智能只要正确的做事,快速准确、海量存储、可解释性。
2019年12月17日,刘伟出席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的“2019中国智慧企业发展论坛”并发表演讲。谈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刘伟认为,人们更多地提及算法、数据、算力,但往往忽略了它本身的体系,所有的智能都是在一个大的体系里面产生出来的东西,就是人机环境相互作用的体系,离开了领域和体系再好的智能都是有局限性的。此外,对于人机融合一定要做大量的实验,没有好的实验,好的智能很难产生。他表示,现在的趋势是软件硬件化、硬件软件化、机件人性化、人不断地机械化,其实这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现象。在它看来,人应该做人的事情,机做机的事情。所有的人机融合里面一定要有范围,任何智能都不是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那么的智能,机器有局限性,人本身都有局限性,找到范围边界非常重要。
教学活动
2016年8月21日,未来科技大讲堂将启动第二期,主题是“人机交互与人工智能的起源与思考”,邀请北京邮电大学人机交互与认知工程实验室主任刘伟教授讲授。
2023年12月20日,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复行”公共管理讲座邀请北京邮电大学人机交互与认识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中美二轨AI对话专家刘伟研究员作题为“人工智能与风险态势感知:人机环境系统智能”的学术前沿讲座。
所获荣誉
相关事件
2024年5月,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首次搭乘由人工智能(AI)控制的战斗机飞行,并感受该机和有人驾驶飞机的“空战”。这被美国媒体称为“一次历史性的飞行”。北邮人机交互与认知工程实验室主任、人机混合智能专家刘伟表示,在空中战场环境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飞行员必须及时处理海量信息并从中筛选关键因素。AI飞行员的核心优势之一在于能高效处理这些信息,并做出快速准确的飞行决策。但另一方面,这种优势也可能成为AI飞行员的致命弱点,因为AI飞行员高度依赖于训练和数据,在面对与训练数据不一致或未遇到过的情况时难以很好地应对。人类面对海量信息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信息时,往往会根据经验和直觉做出判断。而AI飞行员的判断则是严格根据信息数据为依据,如果对手有意释放大量错误的战场信息,或将严重干扰AI飞行员的决断。他还表示,AI技术的发展尚-法解决军事智能领域的“欺诈”和“算计”问题,因此需要“人类+AI”的人机融合才能应对越来越复杂的未来战争。
参考资料
北京邮电大学刘伟教授学术报告通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05-09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教师个人主页.2024-05-09
实现历史性突破,仍面临多个难题,AI空战时代距离现实还有多远?.今日头条.2024-05-09
北邮人机交互与认知工程实验室主任:人机融合需边界.新浪财经.2024-05-09
讲座回顾 | 刘伟:《人工智能与风险态势感知:人机环境系统智能》.微信公众平台.2024-05-09
人工智能教育 要如何跟上时代步伐?.今日头条.2024-05-09
人机交互:站在产业化落地的门口.今日头条.2024-05-09
科研项目.北京邮电大学教师个人主页.2024-05-09
人机交互中情境认知的理论与应用.豆瓣读书.2024-05-09
北京邮电大学 自动化学院.X-MOL学术.2024-05-09
香山论坛|北邮教授刘伟:应该由人类共同定义未来战争的规则.今日头条.2024-05-09
未来科技大讲堂第二期:“人机交互与人工智能的起源与思考”.今日头条.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