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穗飘拂草(学名:Fimbristylis nutans),又名点头飘拂草、頕头草,为莎草科飘拂草属下的一个种。
形态特征
垂穗飘拂草的根状茎极短或无。密丛生,坚挺,高15-85厘米,近于圆柱状,具纵槽,无毛,平滑,基部具叶鞘。叶片缺如,下部叶鞘鳞片状,上部叶鞘呈筒状,顶端斜截形,边缘膜质,褐色。苞片1枚,鳞片状,卵形,长2-4.5毫米,顶端具硬短尖;长侧枝聚花序减退成仅具1个小穗;小穗顶生,稍俯垂,卵形、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5-15毫米,宽2-5毫米,具10朵至多数花;鳞片稍紧密地螺旋状排列,纸质,宽卵形或近于椭圆形,顶端圆,具短尖,长3-5毫米,褐色,具锈色短条纹,背面具多条不明显的脉;雄蕊3,花药线形;花柱长而扁平,基部稍膨大,上部具疏缘毛,柱头2,短。小坚果倒卵形,扁双凸状,有时一面近于平的,长1.2-1.5毫米,白色,具极短的褐色子房柄,表面有横的波纹状隆起,边缘具疣状突起。花果期7-8月。
分布范围
垂穗飘拂草主要分布于广东、海南岛、中国台湾以及越南、缅甸、斯里兰卡、印度、加里曼丹岛、澳洲等地。
栖息环境
垂穗飘拂草生长于潮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