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镜峰主教(1921年1月15日—2017年11月17日),男,汉族,陕西省高陵区通远坊人,圣名:路加,天主教凤翔教区原主教。1947年晋铎,1980年晋牧,宗座认可天主教凤翔教区主教。
人物简介
李主教,圣名路加,1921年元月15日生于陕西省高陵县通远坊一个出过八个圣召的热心教友家庭。
凤翔教区李镜峰主教,于主历2017年11月17日7时20分,在凤翔瓦窑头天主堂因年老力衰,安息主怀,享年97岁。
人物经历
1934年8月进入西安教区备修院。
1938年8月在城固县丰家营村联合修院读神哲学。
1943年因抗日战争,联合修院解散,他征得主教同意后参军,在西安市等待队伍整编,但后来他父亲历尽艰辛,步行西安,无条件将他带回家完成圣召。
1944年由于战争,修院多次迁徙,有时甚至在树林里上课,三年后他终于读完神学课程。
1947年6月29日晋铎。
1947年在宝鸡担任副本堂实习牧灵工作。
1949年在教区修院任教。
1956年任修院院长兼教区秘书长。
1959年因历史原因,蒙冤入狱,劳改守法20余年为主勇敢作证。
1979年底无罪释放,返回家乡。
1983年2月14日就任天主教凤翔教区主教。
人物事迹
李主教一生热爱圣召,积极推动培育圣召。1980年因教区总堂教产尚未落实,他暂住岐山县蹇家滩堂区,一方面管理全教区教务,另一方面在当时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大胆招收修道生,培育教会的幼苗。1987年他将修院迁往凤翔瓦窑头,边给修道生上课,边带领教友修建总堂和修道院。李主教为培育修道生不遗余力,亲自为修院编写《逻辑学》和《拉丁语课本》,自己一人几乎教授了修院神哲学、拉丁语、英语、意大利语等全部课程。他一生为本教区及全国各地共祝圣神父70余位,牧者多位,带领教区神父和众教友共修建教堂50多座。
李主教一生忠于教会训导,重视历任教宗颁布的《通谕》及重要讲话,对教会的每个圣年、每项重大活动,常常作出积极响应,发表牧函,召集全教区司铎认真反复学习《通谕》和有关的讲话,积极部署圣年的相关活动,督促劝勉教友们积极认识大赦、多得大赦,堪称人灵的善牧!
李主教一生重视教理讲授,勇敢捍卫教会的信仰!他翻译和出版印刷《天主教教理简编》,要求每个堂区必须按时学习教理,传扬教会的正统信仰。当“东方闪电邪教”危害教友信德时,他编印《彻底揭穿“东方闪电”的谎言和欺骗》小册子,走访教区多个堂区讲道,痛斥闪电派的异端邪说,使闪电派无法在本教区立足!他常藉着网络及阅读教会的报纸、杂志,关注中国教会的动态,当有人在网络和报刊上批评教会“念经多、圣事多、人制多、太讲神哲学、太讲守诫命、太讲修德立功……”时,他在网上发表长篇文章,给予有力驳斥,纠正了部分人对于正统教会信仰的错误认识!可谓力挽狂澜,保护了教友们的信德免受异端邪说的危害!
李主教一生热爱祖国,他不仅在抗日战争时期有过一段参军的经历,而且在他37年的主教牧职生活中,与政府以诚相待,建立互信,能配合政府工作,并担任市县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为教会争取合法权益。2004年9月政府一次性认可了他和40多位神父的神职身份,2006年他也得以顺利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与教会著名人士开展了友好交流。
李主教一生尤其重视教会礼仪,喜爱传统圣乐。他搜集编译的《司铎礼仪手册》,解决了神父们圣事礼仪方面的诸多困难。为了迎接2000禧年,他编辑出版了中文版《弥撒经书》,又率先将原文言文《公私诵》经本改译为现代口语《教友祈祷与信仰生活手册》,译文字数基本与原文字数相等,这在国内教会可说是件成功的创举!在晚年时,编辑出版的拉汉对照本《脱利腾拉丁弥撒经书》,几乎倾尽了他的全部智慧和汗水。他还翻译了《主教礼书摘要》,编辑了弥撒中额咏唱调《颂谢词》、《传统拉丁、中文对照弥撒经歌》,在教会杂志上发表了《漫话额咏圣歌本地化》,借用本笃十六的原话强调:“杰出的额咏圣歌绝不可从礼仪中消失,额咏圣歌是通往基督信仰真理的门”。
李主教一生热心事主,重视牧灵,致力福传,热爱圣召,持守圣召,对天主忠贞不二,对教会鞠躬尽,是深受广大教友爱戴的好牧人,是后辈神职人员的楷模!
在李主教病重期间,省、市、县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多次看望,县医院医务人员在教堂日夜守护,邻区主教、各位神长、修女和教友争相看望,在此特别感谢。李主教临终时,候任主教李会元、神父、修女、亲属、和许多教友环侍在侧,在大家的祈祷声中主教安眠主怀。
参考资料
陕西宝鸡市民宗局一行慰问天主教凤翔教区神职人员.佛教网.201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