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提供农业生产性服务来增强农业的中间投入,从而为科技、信息、资金、人才等要素的有效融入农业产业链提供通道。此外,它还能够提高农业作业效率,加强农业产业链的协调性,促进农产品供需对接,提升农业的整体价值。
发展背景
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路径之一。国际实践证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它是应对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老龄化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工具。
研究历史
在中国知网上,最早的关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业的概念是由黄佩民和孙振玉于1997年提出的。然而,直到2008年,才有更多的学者开始深入探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自2010年起,相关研究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截至现在,已有超过90篇相关论文发表,其中包括32篇核心期刊文章。国内外多位学者如姜长云、郝爱民、韩坚、黄慧芬、张红羽、庄丽娟、董欢、胡铭等,都在此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
服务范围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具体服务范围广泛,涵盖了农资配送、农技推广、农业信息、农机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疫病防控、农产品营销、基础设施维护、劳动力转移以及金融保险等多个方面。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可以分为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阶段提供的生产性服务。此外,还有观点将其划分为农业先进生产技术发明与推广、农产品供给需求信息提供、农产品质量评估、农产品运输销售加工以及农业支持与风险防护等几个子系统。
参考文献
- Kenneth A. Reinert,1998,“Rural Conform Development: A Trade Theoretic View.”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Vol.4,pp.1-17.- 黄佩民,孙振玉。农业社会化服务业与现代化农业发展[J].管理世界,1996(5).- 庄丽娟, 贺梅英与张杰, 农业生产性服务需求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广东省450户荔枝生产者的调查为例. 中国农村经济,2011(03):70-78.- 姜长云,关于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思考。农业经济问题, 2016(05):第8-15页.- 韩坚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新途径. 学术交流, 2006(11):107-110.- 董欢。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思考。农村经济, 2013(06):112-115.- 姜长云。着力发展面向农业的生产性服务业[J].农村工作通讯, 2010(22).- 姜长云。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模式、机制与政策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11(5);12-25.- 黄慧芬。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经济,2011(10),3-5。- 郝爱民。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和溢出渠道研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3(06):51-59.- 郝爱民。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的影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8-15.- 胡铭。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业协同发展效应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 2013(12): 25-30.
参考资料
【农业新经济】互联网环境下农业服务业的创新发展.今日头条.2024-11-20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豆丁网.2024-11-20
农业服务业发展现状及路径研究(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分析报告).豆丁网.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