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沛林,1925年出生,是中国远征军通讯兵,抗战老兵,原第11集团军第71军通讯营报务员。

廖沛林于1943年参军,在接受通讯兵训练后编入71军新28师通讯营担任通讯兵,1944年6月随部队参加松山战役

人物经历

1943年,廖沛林在成都国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学习电机还没有毕业,回家时,父亲说已为他报了名去当兵,当时母亲不同意,但无法阻止父子俩的决心。

廖沛林等200个井研壮丁被送交荣威师管区检查身体,步行十来天到了泸州市,由于廖沛林还是在校学生,和其余7个人一起被留了下来带回荣威师管区。过了一个月左右,荣县威远县井研县、仁寿四县青年军(高中学生居多)80余人,乘两辆商车(竹篾篷、酒精车)从荣县出发,经自贡市,于第3天到了重庆军训部,然后到达滇西直接到营房。“三操”“两讲”战地训练一个月后分科,廖沛林被分到通讯兵科,学习通讯,教官姓覃,训练英式48、美国284、日本V-100报话机,训练4个月,加上实习总共学习了8个月时间。后随71军(军长钟彬,广东人,中将)上前线,在离腾冲市三、四十华里的中缅边境。一次战斗中,被日机投下的炸弹飞出的指甲大小的弹片,击伤右手肘内侧,伤到筋肉切断血管,右手前臂顿时煞白,团长姓谢,急命止血。廖沛林舍不得身上背着的英式48电台(电键绑在腿上),团长命令他丢下电台,用担架抬下战场,送到龙陵县的野战医院,在不打麻药的情况下取出弹片、疗伤,然后送到昆明市的陆军野战医院休养所。后请假回家休养。

伤愈后,廖沛林和叔父廖镜芳一起到井研县政府报到。报到后在教育局长毛洪开、兵役科长张礼斗护送下,从井研东城公园(现东城街)出发,经竹园铺、铁掌铺、荣县、程家场、自流井沱江支流上的邓井关上木船,到达泸州市,次日体检,刷下十几人送回外,其余全部编入607团战车防御炮连,训练3个月后分科,1945年3月,廖沛林到了第203师通讯兵营一连。同年4月1日,廖沛林和203师共40人被调往重庆军事委员会干训团(蒋介石任校长,罗卓英任编练总监)电讯大队(大队长蒋守虎,少将;队长周济南,上校)训练了3个月,期间加入中国国民党。同年7月初回到203师通讯兵营二连,当时宜昌市吃紧,72军军长廖昂(驻内江市隆昌市一带)紧急驰援。1945年7月,蒋介石到泸州市检阅,准备为廖昂部的后援,因“8.15”日本投降,抗战胜利未去宜昌。

参考资料

抗战老兵廖沛林.抗日战争纪念网.2024-08-20

十名四川抗战老兵到访云南松山战役遗址祭奠战友.四川频道.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