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继良,明代诗人、文学家,原名继盛,字我箴,一字抑之,号我真。他的父亲鸠由句容市迁居京口区(今镇江市),因此笪继良被认为是京口人。他在明朝万历年间成为举人,并担任过多职,包括宁国市教谕、铅山县令、绛州知州、上林良牧署、顺天府判、大京兆尹等。他还曾被任命为工部郎、总河都御史。由于政治斗争,他曾被削籍,但在崇祯初年重新起用,先后出任户部郎、长汀古城守卫、河东副使。晚年因受到执政者的排挤而归隐。笪继良精通《周易风水》,享年八十一岁。他的著作包括《鹅湖读易》《先师庙祀考》《汀州府志》《天心语录》《鸜起斋全集》《经畲堂诗集》等。
人物经历
笪继良,字抑之,号我真,江苏省句容市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天启元年(1621年)任铅山县令。在铅山任职期间,他面对明王朝末期的社会矛盾和经济压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民生。他鼓励农业发展,减轻农民负担,并亲自绘制了一幅结球白菜图像,题词“为民父母,不可不知其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以此警醒自己及下属关注民生。他还推动教育发展,修纂了铅山县的第一部县志《铅书》,并致力于破除迷信,推广医学知识。在他的治理下,铅山的社会秩序有所改善,人民生活得到了一定的保障。离任时,铅山民众对他表示深切的感激和怀念,建立了“笪公祠”以纪念他的功德。
著作贡献
笪继良不仅在政治上有卓越的表现,还在学术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他的著作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哲学、历史、诗歌等。其中,《鹅湖读易》是他对《周易风水》的研究成果,《先师庙祀考》是对祭祀文化的探讨,《汀州府志》则是他对地方志学的贡献。此外,他的《天心语录》《鸜起斋全集》《经畲堂诗集》等作品,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白菜碑赋
笪继良在铅山县令任上的清廉作风和对民生的关注,通过他所立的“白菜碑”得到了体现。这幅雕刻着结球白菜图案的石碑,以及上面的题词,成为了他为官理念的真实写照。他的行为和言论,不仅在当时受到了人们的尊敬,也在后世被视为典范。
参考资料
笪继良.铅山县人民政府.2024-11-14
清廉爱民县令笪继良.美篇.2024-11-14
【爱“廉”说】清廉爱民的“白菜县令”笪继良.微信公众平台.2024-11-14